读友网 > 观后感 >

刘胡兰电影简单观后感

时间: 新华 观后感

写观后感可以是一种社交活动,可以和其他人交流思想,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刘胡兰电影简单观后感怎么才能写好?这里分享一些刘胡兰电影简单观后感,方便大家学习。

刘胡兰电影简单观后感篇1

最近在读《刘胡兰》这本书。这本书写的是解放战争时期女英雄刘胡兰的感人事迹。

从书中我了解到,刘胡兰从小参加革命,十岁就当上了儿童团长,经常和小伙伴们站岗、放哨,掩护抗日干部。十四岁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区妇救会干事。

1947年1月12日,刘胡兰因叛徒出卖被捕。在敌人威胁面前,她坚贞不屈,大义凛然。敌人要她“自白”,她严词拒绝,敌人用死来威胁她,刘胡兰斩钉截铁地回答:“怕死不当共产党!”残忍的敌人为了使她屈服,在她面前将同时被捕的6位革命群众用铡刀杀害。但刘胡兰毫无惧色,从容走向铡刀,壮烈牺牲,年仅15岁。刘胡兰牺牲后,毛主席亲笔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刘胡兰的故事,让我想到了抗日民族英雄赵一曼;想到了为了新中国的解放,毅然手托炸弹包,拉了导火线的董存瑞;想到了为了战斗的胜利,烈火焚烧也不哼一声的邱少云……

是呀,我们今天幸福的生活,是无数英雄们在战场上奋勇杀敌换来的;是无数人的英勇牺牲换来的……我们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应该珍惜生活,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刘胡兰电影简单观后感篇2

前段时间我看了关于刘胡兰的电影,她是我国共产党女烈士中年纪最小的一个,她从小就加入儿童团,接受党的教育。

她的一生短暂而光荣,虽然她经历了凄惨的童年,但她小小年纪就协助游击队镇压汉奸,积极向党靠拢,在危险的环境中临危不惧,英勇不屈,15岁就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最让我感动的好似刘胡兰面对残酷的敌人的铡刀毫不畏惧,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为党的人民的事业流尽了最后一滴血。因此,毛主席亲自为刘胡兰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与刘胡兰对比一下,我觉得自己太不坚强了,平时遇到一点困难就垂头丧气。刘胡兰的故事给了我很深刻的影响,我决心要向刘胡兰学习,做一个永于拼搏、不怕困难、英勇不屈,为了人民幸福,默默的奉献!

刘胡兰电影简单观后感篇3

我相信抗日英雄大家都知道:戚继光,杨靖宇,董存瑞……无数鲜血沾在了敌人的屠刀上,也换来了革命的成功。这个寒假,我就翻开了《刘胡兰的故事》这本书,来了解这个英雄的感人事迹。

谁说女子不如男?谁说女子就应该在家洗衣做饭?谁说女子就应该文文弱弱?女子也可以做出一番大事业。这就是刘胡兰的心声。刘胡兰在小时候因想证明女子也很能干,第一次接触上山砍柴。在后来,还接触了许多隐藏在鬼子身旁的八路军,包括他的大伯。从此,刘胡兰就下决心想做一名八路军,为民除害。终于在14岁入了党,帮党做事。但由于叛徒的出卖,刘胡兰于1947年1月12日被捕。残酷的敌人一次又一次地威胁刘胡兰,逼迫她说出共产党员的名字,可刘胡兰并没有被敌人的威胁所吓倒。敌人见刘胡兰什么也不怕,便使出了更残忍的手段。他们当着刘胡兰和乡亲们的面,当场铡死了6个民兵,烈士们的鲜血染红了大地,可刘胡兰毫不畏惧。她咬紧牙关,挺起胸膛说了句:“要杀要剐由你们,怕死就不当共产党员!”接着,这位英雄少女昂首挺胸的走向了屠刀……读完这本书,我感触很大:

这位英雄少女,年龄还不足18岁,心中就充满斗志。在生活中,15岁还正是花样年纪,也是我们发展的好时机,我们还在父母身边享受着天伦之乐!我们无忧无虑地生活着!可是,刘胡兰却被敌人屠杀,一个活生生的生命就这样结束了!我们伟大的领袖毛主席为她挥笔写到:“生的伟大,死的光荣!”这是对刘胡兰的一种赞扬!现在我们的生活是多么安定,这都是那些抗日英雄用鲜血换来的,我们要珍惜现在的生活,同样要为能入少先队员而感到光荣。

刘胡兰的崇高理想,坚定意志,宁死不屈的革命气节,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刘胡兰电影简单观后感篇4

今天,我读了革命英雄刘胡兰的故事,她宁死不屈,英勇就义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了我。

刘胡兰出生在山西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从小就接受党的教育,参加了革命,十四岁就入党了。1947年,敌人突然攻击他们的村庄,刘胡兰镇静地站在敌人面前说:“只要一口气活着,就要为人民干到底,决不投降”,牺牲的时候只有15岁。毛主席为她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我们要学习她勇敢,坚强,不怕牺牲,不怕死的精神,在平常的学习以及生活中要不怕困难,坚强一点,勇敢一点,大胆一点。除此之外,还要学习她为别人着想,不考虑自己安危的精神,对待同学,对待朋友要真诚,不能自私。我们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学好本领,用知识武装自己,为将来做好准备,长大当个有出息的人,为祖国争光!

刘胡兰电影简单观后感篇5

是谁,让群众的反抗意识熊熊烧起?是谁,让凶残的日本鬼子畏惧三分?是谁,为了革命而献出了火热的青春?是谁,让毛主席为她亲笔题词?又是谁,让中国人民感到无比光荣?!她,就是人民的榜样:刘胡兰。

刘胡兰是个孤儿,父亲在她很小的时候就离她而去,她的父亲是在抗日战争中去世。没有父亲的照顾,当时又很混乱,刘胡兰有时连饭都吃不饱,她的童年过得很艰苦。但她很懂事,从不要求妈妈为她买什么,省吃俭用,总想着长大后回报家人。

不仅如此,她在四、五岁的时候就帮助革命战士刘芳保存秘密文件,十五六岁的时候就帮党组织执行任务。有一次上级要求她带领全村妇女,把二百斤棉花在二十天之内纺成棉纱,时间紧迫刘胡兰竟没日没夜的织,同伴们劝她休息,可她始终不听。终于,刘胡兰在党旗的宣誓下成为了党员。之后,刘胡兰的表现更加出色了,成为了贫苦群众的救星。

就在刘胡兰一生中最风光的时候,文水县委决定留下少数干部继续斗争,把大批干部转移上山。刘胡兰虽然向往那巍巍吕梁山,革命的根据地,但眼下斗争激烈,如果离开,群众会有危险,她只好留下。

“嘡!嘡!嘡!”一天,村里忽然响起了锣声,有人吆喝着:“全村男女老少,都到村南大庙前集合开会!一家只许留一个人,不然就按私藏八路办理!”不用说,肯定是村里有了奸细,供出了村里的党员,日本人正准备捉拿她们。刘胡兰的母亲让她去隔壁刚生完孩子的大嫂家躲躲,就说是“坐月子”的。但刘胡兰说:“如果查出我来不是就连累他们了吗?”说完,坚定地超大庙走去。果然不出所料,一到大庙,刘胡兰就被鬼子认出,抓了起来,老百姓们都护着刘胡兰,但没有用,刘胡兰为了群众的安危,自己走了出来。日本鬼子立刻捉住了她,还抓住了石六儿、张年成等七位战士。他们被带去审问,鬼子软硬皆施,可是谁也没说一个字,这激怒了鬼子,把他们送去高台,一一枪毙。在临死前,刘胡兰说的一句话使我敬佩无比:“我死也不会投降,共产党你们杀不绝,革命烈火你们扑不灭!永别了!乡亲们。战斗吧!同志们。”

是谁?忠诚勇敢。是谁?信念坚定。是谁?不畏艰险。又是谁?宁死不屈。答案是:刘胡兰,一个顽强的人,一个中华民族都为她而自豪的人!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刘胡兰电影简单观后感篇6

我读了《刘胡兰》这本书,知道了她是一个大姐姐,牺牲时才15岁。她10岁就参加了抗日救国儿童团,还担任了团长。她很聪明机智,也很英勇 。她被敌人抓住后宁死也不供出其它共产党员,用自己的生命保护了大家。

毛主席表彰她 “ 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 。她的不怕苦,英勇顽强,坚贞不屈的精神值得我学习。

刘胡兰电影简单观后感篇7

最近,我读了《刘胡兰》这本书,是杏绵写的。书中主要讲的是在一个乌云低垂的冬日,敌人包围了云周西村。由于叛徒的出卖,刘胡兰和其他六位革命同志被捕。一场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开始了,六位同志倒在了敌人的铡刀下。敌人指着烈士的遗体威逼刘胡兰投降,但她宁死不屈,从容地走向被鲜血染红了的铡刀,为新中国奉献了她十五岁的花样年华。毛泽东主席为这位党的最年轻的女烈士亲笔提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我喜欢女英雄刘胡兰,虽然她只有十五岁,小小年纪,却能严格要求自己。作为一名预备党员,她有着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恪守一名共产党员应负的责任应尽的义务,积极向党靠拢。让我真正懂得什么是大无畏的精神,什么是百折不挠。

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正是无数像刘胡兰一样的革命先烈们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今天,我们能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能在晴天碧空下玩耍,生活在和平幸福的年代里,没有枪林弹雨,没有恐怖黑暗……而那时,刘胡兰十五岁的年纪,心里装满的却是国家的利益、民族的利益和人民的利益。他们不能在外面玩,不能在教室里学习,也许一本书、一块橡皮、一支笔、一粒米都含着无数英雄的鲜血、汗水甚至生命!也许我并不能真正理解当时残酷的环境,无法真正体会刘胡兰在面对敌人铡刀时的勇气和坚定,但我知道,正是他们的无私奉献,才有我们今天美好生活。同学们,你们想过吗?我们现在的生活都是来之不易的呀!那我们是不是应该格外珍惜和爱护这美好的生活呢?今天的我们更要自尊、自爱、自强,用自己的力量贡献国家。

刘胡兰电影简单观后感篇8

在那个风雨交加,贫穷落后的时代里,红军战士们齐心协力,一同把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赶跑了。但是有谁见证了红军战士们与日本鬼子激烈的战斗。我想,只有书见证了吧。但在这本书里边,我最爱看的就是——《刘胡兰》

《刘胡兰》这个故事讲述了刘胡兰从小就被踩在地主的脚下,有些事是要经过地主的允许才可以进行。刘胡兰长大后,觉得自己已经受够了地主的屈辱,选择了入党,想要把地主打垮。但地主却勾结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让村民不得好受。可不幸的是,刘胡兰在一次任务中被抓。敌人想让刘胡兰归顺他们,可刘胡兰一心向党,不同意归顺日本,最后光荣的牺牲了。

读了这篇故事,我感觉我没有具备像刘胡兰那样坚持自己的想法,永不放弃的精神。例如说:我想每天都画一幅画,提高自己的画画水平。可我才坚持了三天,我就不画了,弄得我的画画水平怎么也提不高。其实,我只要按照原来的想法去做,我的画画水平就一定能提高的。困难像迷宫,如果你克服了困难,坚持下去的话,你就能找到成功的宝藏。但如果这是不对的而你却坚持了下去的话,那对不起,你只会得到失败的宝藏。有一个成语说得好:随机应变。不对的要及时改过来,同时也听听别人的意见,这样才能找到成功的宝藏哦!如果你找到了“指南针”,“地图”,也就是成功的秘诀,那么你就能更快的找到成功的宝藏。我们一起加油吧!

刘胡兰电影简单观后感篇9

我的祖国——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历史上有多少中华儿女死于革命?有都少人因革命牺牲?又都少英雄在抗日英雄在抗日中 连最后的亲人都没见到……太多的事情然我们刻苦铭心了。

刘胡兰,就是革命英雄的一位。那天,我上书店看到真本书就买了下来,回到家,我看完了以后已经是泪流满面,尤其是刘胡兰临终前的那一段,

那时刘胡兰已经参加革命很长时间了,但没回过村子。于是他踏上了回家之路。

刚刚回到家,与家人团聚,不想鬼子打到村子里了。刘胡兰知道这一次必定让鬼子捉住,可是家人一定要她藏起来。

可刘胡兰不想连累家人,于是不顾一切闯出家门。后果大家也想到了。

刘胡兰你是我们心中的英雄!

刘胡兰电影简单观后感篇10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所以我们要珍惜生命,不要糟蹋生命。如果失去生命就要面对死亡,所以我们要保护好自己的生命。

刘胡兰在十五岁时就失去了生命。一九四六年刘胡兰被捕,因为不愿意说出党的秘密,所以被杀害了。刘胡兰死后,毛泽东同志还亲笔为刘胡兰题词,词的内容是“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刘胡兰在面对重大的问题的时候,选择了献出自己的生命保卫祖国。说明了有时候也要献出自己的生命,替别人照想。

刘胡兰电影简单观后感篇11

刘胡兰住在有二百多户人家的云周西村里。

她是一个坚强,勇敢,临危不惧的人。刘胡兰做每件事情都专心致志。当她入党后,心里高兴万分,决心做一个优秀的共产党员。

有一天,外面下着大雪,刘胡兰和她的同事吕梅想去一个地方,但是路上遇到了敌人。敌人进了村子,村子里一片混论。有两个汉奸告诉敌人刘胡兰是共产党员,于是敌人把刘胡兰抓了起来,逼着她说出八路军藏身的地方。

可是刘胡兰坚决不说。敌人杀死了几个人,因为敌人想让刘胡兰看看如果再不说出八路军的藏身之处,她的下场就和他们一样。可是刘胡兰还是一声不吭。

敌人又气又急,把刘胡兰杀死了。

刘胡兰虽然死了,可是她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她的精神将永垂不朽。

我要好好学习,珍惜生活,不让烈士的鲜血白流。

刘胡兰电影简单观后感篇12

我读了这篇文章,不得不敬佩刘胡兰这种不向敌人屈服的精神。

刘胡兰牺牲的时候才17岁,17岁是一个女孩如花一般的年龄呀!而且,她是为了共产党才牺牲的。当我看书到刘胡兰和一个日本人对话的时候,把我震住了:日本人说:“你才17岁,你就不怕死?”刘胡兰说:“在活17岁,我还是这样!”

刘胡兰的事情太令人感动了,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像刘胡兰一样,为祖国做贡献。虽然,我们不能像刘胡兰一样,但是,我们可以随手捡起垃圾,可以不要随地吐痰,可以不要说粗口话……这样,也算是为祖国做了一份自己的贡献。

让我们从自己做起,做一个可以为祖国做贡献的人吧!

刘胡兰电影简单观后感篇13

有一个人,让历史变得辉煌灿烂;有一个人,为历史的明天打造美好的新生活;有一个人,使我们迎来和平美好的今天。她就是刘胡兰。“生的伟大,死的光荣。”这是毛主席对刘胡兰的评价,也是我看《刘胡兰》这本书的感受。

刘胡兰出生在旧中国的一个农民家庭,从小就帮大人干活。在艰苦的日子里,刘胡兰入了党,党的教育,先烈的影响,使刘胡兰无畏地在斗争中锻炼成长。一个乌云低垂的冬日,敌人包围了云周西村。由于叛徒的出卖,刘胡兰和其他六位革命同志被捕。一场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开始了,六位同志倒在了敌人的铡刀下。敌人指着烈士的遗体威逼刘胡兰投降,但她宁死不屈,从容地走向被鲜血染红了的铡刀,为新中国奉献了她十五岁的花样年华……

刘胡兰是中国共产党女烈士中年龄最小的一个,那年她才16岁。在敌人铡刀面前,她视死如归,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 悲壮而光辉的篇章!我还记得,当刘胡兰得知自己入党时,她激动得泪流满面;在她累病了的时候,还是和乡亲们一样,一起下地干活;她在敌人的闸刀前宁死不屈,说出那句“怕死不当共产党”……刘胡兰虽然在人世之中只是匆匆走过,但是这一路走来却是那样精彩纷呈!

历史的记载告诉我们,有多少革命烈士抛头颅,洒热血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是啊,没有革命先辈同敌人不屈不扰的战斗,哪有我们现在自由幸福的生活?没有他们的牺牲,哪有我们这一代人繁荣昌盛的生活?作为一个生活在幸福年代的孩子,我们应该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好好学习,掌握知识,长大为祖国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534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