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友网 > 观后感 >

流浪的地球观后感200字

时间: 新华 观后感

通过写观后感,你可以了解其他观众的观点和态度,从而更好地了解社会和文化背景。好的流浪的地球观后感200字是怎样的?这里给大家提供流浪的地球观后感200字,供大家参考。

流浪的地球观后感200字篇1

20----上映了一部高票房高质量的《流浪地球》,令人震撼的不仅是国产科幻片的进步,更是那个单枪匹马把中国科幻提升到世界水平的小说原著——刘慈欣。

莫言曾说:刘慈欣的小说有非常深厚的修养和准备。这句话在流浪地球上得到了充分体现。小说故事始于刹车时代:因为太阳即将发生的氦闪将波及整个太阳系,人类倾尽资源,帮助地球逃逸到四点三光年外的半人马座比邻星。

书中,男主人公在比赛中越过冰封的太平洋,因为自转的停止,地球的北半球处于永恒的黑暗中:浓得像墨一般……放眼望去,连耀眼的星光都不复存在……像一块暗黑的,永无边界的布上的尘埃,被紧紧的束缚,无法动弹,无法离开……孤寂与恐惧浓到稠到凝成冰,强撑的希望在这黑暗里泯灭。背井离乡,未来一片迷惘,家,在何方?

本以为会以悲剧结尾:太阳爆炸了,人类却因种种原因无法到达新家园。

但是没有,在生存面前,一切都不重要了,恐惧,孤寂,绝望,迷茫,面对不可测的未来,人们鼓起勇气去面对,代价是高昂的,艺术,伦理,常识,一件又一件曾经无比熟悉的特色从人性中消失,逝去的生命更是多如繁星,剩下的只有对生存的强烈渴望。

疑惑和猜忌一度在人类当中引发叛乱之火,然而太阳最后的灭亡瞬间平息了一切,人类终于怀揣希望踏上漫长的流浪之旅。斗争。很奇怪吧,明明内心的怯意早已泛滥成灾,却仍要拼死抵抗,明明孤寂缠绕束缚手脚,却仍要寻觅家在何方!

仙人掌孤寂的在茫茫荒漠中绽放娇艳;忍冬孤寂的在残垣断壁中蓬勃生长;幼狮孤寂的在无边草原历练成王;人类,像地球上的千万种生命一样,虽然渺小,拥有脆弱的情绪,但也因情感而强大,有着放手一搏的力量,我们用孤独凝聚力量,寻觅家在何方。

我们终将流浪于宇宙,拥抱孤独。你若是可以凝聚孤独的力量,化其为动力,那么,我相信你会找到家的。

流浪的地球观后感200字篇2

今天下午队会课的时候,我们一起看了一个电影,叫做《流浪地球》。

这部电影讲的是:太阳持续老化,科学家们预计300年后太阳将吞没整个太阳系。全球花巨资做了几百万座发动机,想要将地球带离太阳系。刘启他爸爸去了航空部,负责为地球勘察动向。刘启则和他妹妹韩朵朵一起找到一哥,要了两个保护服。经过一系列事情,地球终于逃离了太阳系。联合国将这次行动命名为“流浪地球计划”。

在这部电影中,刘启他爸爸和他爷爷全都牺牲了,但刘启没有放弃。他突发异想,在大家的帮助下,这个想象成为了现实。最后,地球继续逃脱,预计2000年后将会到达另一个星系。主人公刘启十分勇敢,他不畏艰难,在重要关头十分镇定,起了超级大的作用。他为了拯救地球,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当然,韩朵朵也起了十分大的作用。她利用全球播报召集来了许多救援队,来一起帮忙“撞针”。最后,他们成为了救援队的一员。

刘启与韩朵朵,还有他们的.爸爸,都十分伟大。如果没有刘启的那一决定,推动器就不可能发射火焰;如果没有韩朵朵那几句话,救援队就不可能来帮忙;如果没有刘启他爸爸选择牺牲那一决定,木星就不可能被点燃!

我们要学习他们的精神,不怕困难,任何时候都要镇定!

流浪的地球观后感200字篇3

相信大家对《流浪地球》这部电影并不陌生。看完后,很多人想到的是希望,是人性,是勇敢……而我却想到了环保。

在本部电影中,因为地球的衰竭,全球大雪纷飞,地表毫无生机。看不到葱茏的树木,寻不见鲜花的痕迹,连野草都没有踪迹。所有的建筑基本都塌了。不一定什么时候就会出现地震、火山爆发、山体塌陷等灾害——如果没有地下城,所有的动植物早灭绝了。就算能走在地表上,也得穿上极厚的防护服,甚至带着氧气瓶……在电影中的2500年,一直如此。

想一想,这还真是糟糕!为了生存,每日只能生活在地下城里,2500年见不到阳光,看不到月亮,数不了星星;2500年走不了土路,爬不了大山,望不了草原;2500年划不了小船,摸不着鱼虾,看不见小雨……哦,不,多么凄惨!而这一切,都是因为地球的衰竭,都是因为地球的迁移。

虽然这一切都是电影虚构出来的,可仔细想想,现在人们对地球的破坏:有的地方,水管流水不断,却无人洗手;垃圾桶总是满满的不可降解垃圾,有的地方,垃圾桶就在那儿摆着,可它的旁边却总有一座“高大”的垃圾山;有的地方,无论工厂废气,还是烧炭的浓烟,都布满空间;还有的地方,枯木无数,野草遍地,根本找不到有任何动物来过的痕迹……虽然表面看起来没多大的事,但如果这种状态一直发展的话,那么,这个地球可真吃不消了,总有一天,地球也会像电影中那样惨的。

地球中有一个,朋友们,咱们一定要趁现在还来得及,改正并维护生态环境,还地球一个好面孔。否则,不要等地球真的要流浪的那一天,才追悔莫及呀!

流浪的地球观后感200字篇4

这是一个希望与牺牲的故事。

很久很久以后,太阳将不断老化,即将吞噬地球,甚至毁灭银河系,我们采用“流浪地球”计划,将地球推开太阳系。没想到,移动偏了9。3度,结果地球受到木星影响,无数人员伤亡。最后,一部分人采用了伟大的方法——牺牲……后面,就是一段感人的、令人心酸掉泪的故事。

里面有一句话我非常喜欢:“希望,是‘我们’这个年代像钻石一样的东西;希望,是‘我们’回家的方向”。没错,地球就是我们的家,是千千万万,数以亿计的家。如果不好好保护地球,面临我们的就是一场灾难。有多少人相信希望?很多很多。希望,是我们每个人必须存有的,它激励着我们前进。

最感人的那一段是刘叔叔为地球而牺牲的那段。他为了地球而牺牲。世上总有人很伟大地牺牲,他就是“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好榜样。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我听过一句很棒的话:“生命之美大于责任,生命之美在于奉献。”

还有一段也让我很感动。就是老何救援队员牺牲时,露出了他们妈妈的留言:儿子,天冷了,记得穿秋裤,它让我感受到了爱。

我想对人们说一句话:“不要为了小事丢失重要的生命,活下去。”

流浪的地球观后感200字篇5

《流浪地球》是我为数不多愿意去“二刷”的电影。作为一个科幻迷,从小就在《科幻世界》里去追寻那浩瀚宇宙的震撼,而作为一名观影人,看过了太多的科幻大片。这次终于有机会看到刘慈欣的短篇小说《流浪地球》搬上了大荧幕,可以让我们细细品味。

《流浪地球》讲的是在未来太阳要毁灭了,人类为了避免地球遭到浩劫,集全世界之力,建造上万座行星发动机推着地球脱离太阳系,经过2500年的漫长岁月达到一个新的栖息之地,这就是《流浪地球》计划。

纵观整部影片,大家对它的评价褒贬不一,有部分人说构思巧妙,特效宏伟大气,开启了中国科幻电影的元年;也有部分人一直在吐槽它,觉得是一部剧情糟糕,台词混乱,是一部仅靠特效秀下限的烂片。我觉得科幻之所以能够使人着迷,就源自于我们无尽的想象。

《流浪地球》用125分钟的时间向我们展示了科幻的无穷魅力,有比珠穆朗玛峰还要高的行星发动机、能够轻松操控几层楼高的运输车、用烧石头就能产生巨大能量的重聚变技术、在冰封中耀眼的上海市以及站在地球上就能够欣赏到木星的瞳孔等等。

在这些几乎令人失去呼吸的特效映衬下,我们又看到了另一番温情,哥哥冒着危险带着妹妹只是满足她想上地面去看看的愿望;父亲忍痛别离是因为要去拯救世界,儿子怨恨父亲只是想面对面亲口叫一声爸爸;姥爷始终守护着孩子们,却付出了自己;战士们坚守着,就算牺牲自己也要完成任务的信念。此处并无任何矫情,而是发自内心的感动,让整个流浪鲜活起来,这些不就是我们中国人自己的科幻电影吗?

今天路过影院看到《流浪地球》的宣传海报,我依然还记得当时在电影院的那种自豪,震撼和感动。

至少在我看来流浪地球成功不止是电影的本身,它还有以下两点成功的地方:第一点,解决了国产科幻电影资本自信问题,为以后商业资本投资国产科幻电影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第二点,开启了国产科幻类小说向顶级商业运营成果的转变。《流浪地球》的较高票房预示着国产精品科幻小说有更多的机会搬上大荧幕,蕴藏着更广阔的市场前景。

最后,点燃木星,破除万难,冲出苍穹,推着地球继续流浪:“流浪,不止是我们的心,希望是我们回家唯一的方向”。

流浪的地球观后感200字篇6

电影《流浪地球》讲述的是未来某一天,太阳的寿命到了极限,再不久就要产生大爆炸,所以人类前所未有的团结,拿出所有的科研技术,在地球上建立了一万个推进器,给地球供给能量,把地球推离太阳系,寻找新的家园。

这个计划的时间是2500年,刚看到这个时间的时候,我想:这个计划得几百代人的努力啊!任重而道远。还有太阳真的会爆炸嘛?

不管在技术上是否能实现,故事的发展总是有曲折,吴京主演,自从上一次看过吴京拍的《战狼2》后,很久都没有去电影院看过电影了。

在地球流浪的路上,远离了太阳,地表温度下降到零下八十多度,所以把人类搬迁到了地下层生活,只是看不到星星。

地球表面零下80多度的时候,风雪飘摇,以往繁华的北京和上海不在了,真的是没法想象:在外面不超过一分钟可能就会冻死了,必须得携带氧气和做好保暖措施。

在地球靠近木星的时候,受到木星强烈的吸引力,地球的流浪之旅的轨道受到了影响,直接要撞向木星了,同时地球表面出现了大地震,太平洋板块出现断层和推移,岩浆淹没了杭州地下层。

在最关键的时候,大家想到了点燃木星计划,因为木星上90%都是氢气,利用最强烈的冲击波,把地球推开,从而避免地木相撞。

牺牲了很多的人,尤其是吴京主演的孩子的父亲,估计很多人当场都要掉眼泪了。

关于人类物种继续延续这个问题,科学家已经做了很多的工作,太阳确实会在五十亿年后爆炸,木星可能会吸收宇宙更多的质量,成为新的恒星,散发光和热,吸引太阳系的其他行星围绕起其转动。

当然所有的一切只是推测,木星是否会在太阳陨落之前变成新的恒星发光发热,中间的时间又是多少?

还有地球它的寿命,科学家推测也就是个五十亿年,当然前提是在我们保护自然,不破坏大气环境的各种条件下,那么太阳也是五十亿年的寿命,地球是否会随着太阳一齐发生爆炸或者陨落,使得整个的流浪计划出现问题呢到时候不仅仅是地球的“流浪”,应当是全人类换一个星球了呢?

作为一个小小的人类,对于五十亿年只是我们其中的一个瞬间,至于我的后辈子孙如何,我也不明白,整个人类的发展和礼貌肯定是越来越好,向着可持续发现前进,所有的一切都会有一个不一样的发展。

自然的变化有自我的规律,浩瀚的宇宙更是如此,不管未来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作为一个小小的人类,还是回归当下,努力地生活好每一天,不管是追逐明天,实现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还是能否推动人类礼貌的提高,只是一代又一代人,慢慢努力的结果。

流浪的地球观后感200字篇7

三个小时让不少人倦意沉沉,电影我觉得两个小时恰到好处,譬如上课,再优秀的老师一直讲下去,学生也会厌烦的。但这部电影还到不了特别优秀的程度。

抒情味道太浓,理想主义色彩固然美好,但反复强调,让人觉得乏味。里面穿插爱情的地方太突兀,有时节奏又太缓慢,让很多人不免于当场吐槽。并且爱情的故事切换不自然,完全靠片段冲击大脑皮层,刺激久了,相反效果没那么好。

谈到各国的团结合作,似乎有些一厢情愿。各国都号召走自己的路,如何精诚团结?时间来得有点快,20__,距离现在不过二十年,科技能发达到那个程度?世界各国的协同会如此之好?依当下来看,似乎正在背道而驰。

抒情主人公的慢镜头实在令人讨厌,尤其是后半段吴京的表现,反反复复的多余之处,并非影片的关键,而却占据了太多的时间。如果把吴京的戏缩短,两个半小时结束电影,倒是皆大欢喜的事情。

不过整部电影瑕不掩瑜,它引发了我太多的思考。用一种过于宏大的视角,淡化了我们眼下的小情绪,以及过去几年一直被个体生命悲欢离合所束缚的感觉,在宇宙的时空之中,每个人的生生死死其实不值一提,亿万年的.宇宙世界浩瀚无垠,我们也不必杞人忧天,更不必企图和彭祖一样永久活下去。生物体的瞬息变化,需要自己客观去面对。而影片之中面对地球的危机,抑或流浪的方案,我始终不看好,因为人类力量虽然在进步,但能够到那个程度上确是太过理想化的妄谈,也许在脱离太阳的那一瞬间,毁灭就会来临得更快。

流浪的地球观后感200字篇8

今年寒假,我大半时间都在老家。刚从老家回来的时候,爸爸笑着对我们说:我们一起去看电影《流浪地球》吧!这一部是吴京演的,肯定特别好看。”我们高兴地连声说好。

《流浪地球》开始演了。只见太阳即将毁灭,人类必需抓紧时间离开地球,去另外寻找生存的空间,于是在地球表面建造出巨大的推进器,但这推进器需在两千五百年后才可以抵达新的家园。在此期间,人类建立了地下城,抽中签的人们才能住进去。联合国在太空成立了空间站,将此计划命名为流浪地球”计划。两位主人公偷偷溜出去过年,可在途中遇到了一场灾难,许多城市的发动机停止运转了,在三十多个小时后地球将会撞上木星,导致地球自行瓦解。他们的车被临时征用为救援队,和CN7-11救援队展开了一系列的救援,当人们把全部发动机重启后,联合国和空间站宣布放弃人类,并播报:在七天之内,可和家人团圆,并进行最后的告别,空间站将会开始火种”计划,即带着三亿精子卵寻找新的家园。所有的人类都准备回家团圆了,但是两位主人公和CN7-11队想到了一个拯救世界的方法,用火柴”点燃木星,木星上的波动会将地球推理轨道,其中一位主人公韩朵朵向世界动员,叫靠近他们的救援队尽快赶来帮忙,这么多人的努力以及刘培强所在空间站的牺牲,地球被推离了木星,地球终于得救了。

看这部电影,我的心一直和主人公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担心着主人公的担心,万一地球真的被毁了,那我们怎么办?当事情得以解决,地球得救了,我的悬着的心才放下来,才觉得回到现实中来。虽然这部电影并不是真的,但是让我知道了要对未来做好充足的准备,我们要爱护地球,做只有善没有恶的人类,就算是真的被放弃了,但是我们只要出一点点力,说不定就成功了,一定要坚持不懈。

流浪的地球观后感200字篇9

《流浪地球》是根据刘慈欣同名小说改编。电影大体情节是:近未来,科学家们发现太阳急速衰老膨胀,短时间内包括地球在内的整个太阳系都将被太阳所吞没。

为了自救,人类提出一个名为“流浪地球”的大胆计划,即倾全球之力在地球表面建造上万座发动机和转向发动机,推动地球离开太阳系,用2500年的时间奔往另外一个栖息之地。中国航天员刘培强(吴京饰)在儿子刘启四岁那年前往国际空间站,和国际同侪肩负起领航者的重任。

转眼刘启(屈楚萧饰)长大,他带着妹妹朵朵(赵今麦饰)偷偷跑到地表,偷开外公韩子昂(吴孟达饰)的运输车,结果不仅仅遭到逮捕,还遭遇了全球发动机停摆的事件。为了修好发动机,阻止地球坠入木星,全球开始展开饱和式营救,连刘启他们的车也被强征加入。在与时间赛跑的过程中,无数的人前仆后继,奋不顾身,只为延续百代子孙生存的期望……。

电影比预期要更惊险,场面更壮观,晨昏线过后的永夜、火种计划、让地球流浪、木星推动地球…,没想到中国也能拍这么大架构、大格局的科幻片,让人震撼!

2012年12月21日被亚麻日历推算为世界末日。那几年我看过几部关于世界末日题材的电影,可是不包括中国人写的剧本,更不包括中国人拍摄的电影。

很高兴看到我们中国这么好的电影作品。

流浪的地球观后感200字篇10

在寒假的一个星期一的下午姐姐带我去看电影,名叫《流浪地球》,这部电影主题是地球逃离太阳系。

宇宙中的太阳因衰竭而膨胀,为了避免撞击拯救人类,各国人民都掏出许多经费,用所有的科研技术建造一万座推动器,给地球提供能量,来把地球推离太阳系,以寻找新的家园。但在一次关键的转向过程中科学家们发现地球离木星过近了,即便推动器完全工作,地球也会因木星引力的影响而撞上木星,这让空间站的科学家们无计可施。在这关键时刻有位地球上的技术员提议“木星表面大约90%是氢气,我们可以引爆木星表面的大气层,以产生推力,可以让地球脱离危险”。许多人觉得不可能,已经放弃,但宇航员刘培强和他的朋友们准备放手一博,他们来到地球最大推动器旁,就在准备引燃木星表面大气层时发现推动器高度远远到不了木星,正当宇航员们心灰意冷觉得地球没救时,在空间站的刘培强奋不顾身朝着木星飞去……地球得救了!直到三年后人们依然记得刘培强这个名字,因为他是拯救地球的.大英雄!

看完这个片子,我心潮彭拜,热血沸腾,从刘培强那学到了坚持不懈和奋不顾身的精神。如果我们都有刘培强那样的意志品质还有什么事做不成呢?我以后要好好学习,做好手头上每一件事情,将来为国家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流浪的地球观后感200字篇11

《流浪地球》是我为数不多愿意去“二刷”的电影。作为一个科幻迷,从小就在《科幻世界》里去追寻那浩瀚宇宙的震撼,而作为一名观影人,看过了太多的科幻大片。这次终于有机会看到刘慈欣的短篇小说《流浪地球》搬上了大荧幕,可以让我们细细品味。

《流浪地球》讲的是在未来太阳要毁灭了,人类为了避免地球遭到浩劫,集全世界之力,建造上万座行星发动机推着地球脱离太阳系,经过2500年的漫长岁月达到一个新的栖息之地,这就是《流浪地球》计划。

纵观整部影片,大家对它的评价褒贬不一,有部分人说构思巧妙,特效宏伟大气,开启了中国科幻电影的元年;也有部分人一直在吐槽它,觉得是一部剧情糟糕,台词混乱,是一部仅靠特效秀下限的烂片。我觉得科幻之所以能够使人着迷,就源自于我们无尽的想象。

《流浪地球》用125分钟的时间向我们展示了科幻的无穷魅力,有比珠穆朗玛峰还要高的行星发动机、能够轻松操控几层楼高的运输车、用烧石头就能产生巨大能量的重聚变技术、在冰封中耀眼的上海市以及站在地球上就能够欣赏到木星的瞳孔等等。

在这些几乎令人失去呼吸的特效映衬下,我们又看到了另一番温情,哥哥冒着危险带着妹妹只是满足她想上地面去看看的愿望;父亲忍痛别离是因为要去拯救世界,儿子怨恨父亲只是想面对面亲口叫一声爸爸;姥爷始终守护着孩子们,却付出了自己;战士们坚守着,就算牺牲自己也要完成任务的信念。此处并无任何矫情,而是发自内心的感动,让整个流浪鲜活起来,这些不就是我们中国人自己的科幻电影吗?

今天路过影院看到《流浪地球》的宣传海报,我依然还记得当时在电影院的那种自豪,震撼和感动。

至少在我看来流浪地球成功不止是电影的本身,它还有以下两点成功的地方:第一点,解决了国产科幻电影资本自信问题,为以后商业资本投资国产科幻电影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第二点,开启了国产科幻类小说向顶级商业运营成果的转变。《流浪地球》的较高票房预示着国产精品科幻小说有更多的机会搬上大荧幕,蕴藏着更广阔的市场前景。

最后,点燃木星,破除万难,冲出苍穹,推着地球继续流浪:“流浪,不止是我们的心,希望是我们回家唯一的方向”。

流浪的地球观后感200字篇12

《流浪地球》小说本就想象力丰富,让地球连同地球人一同逃难的创意荡气回肠、惊艳无比。电影中的行星发动机很硬核,还原了小说中“雅典卫城神殿的巨柱”的描写;地球启航产生的尾迹清晰可见,宛如一艘巨型飞船遨游宇宙之间;北京、上海被冰雪覆盖气势磅礴;地木交会更是让人瞠目结舌,试问有电影能看到这样一幕?

中国导演能拍出这样的硬科幻,看到这样的完成度,想想就激动,可以让人原谅一切不完美!说这部电影是中国科幻电影的元年自然是站不住脚,毕竟国内早就拍过很多软科幻,但说《流浪地球》是中国硬科幻电影的第一座里程碑,或者说中国硬科幻电影的元年,这是任何人都无可反驳的,它的工业化程度在国内绝对是前所未有的,是一部可以载入中国电影史的电影!

其实中国观众对于这类型的硬科幻并不陌生,只是国内一直没有拍摄这种硬科幻大制作的工业基础,也可能是因为中国人没有这样的文化自信,找不到中国独有的文化语境,并不相信中国人可以去拯救地球,拯救世界。直到今天,终于有导演做了这件事情,而且做的非常棒,给中国的硬科幻竖起了一个很高的行业标杆,在中国人的文化语境里用中国人的方式拯救全人类,也一样可以拍的毫无违和感,一样燃爆!

最后表扬一下片尾的《流浪地球》小说的特效,比漫威的漫画翻页片头还精彩。电影保持了小说的整体框架,有一定改动(严格说其实是扩充),只拍了小说的前两章,最精彩的《叛乱》希望能在续集看到。新加入的点燃木星很有新意,这种有创意的改动我还是能够接受。《流浪地球》的上映让“中国科幻电影”迎来真正的春天。中国科幻迷从此不再流浪,因为我们终于有硬科幻了!

流浪的地球观后感200字篇13

22,去影院看的电影不多,在网络上也没怎么看过影片。

2023的大年初一,在小姑娘的提议下,一起去影院看了电影《流浪地球2》。

我是文科生,看惯了文艺生活主题的影片。《流浪地球2》是一部科幻片,一开始,我被其中各种复杂的画面与特效镜头弄得头晕乎乎,大概二十分钟后,慢慢适应影片风格。

因为临时购票,我们坐的是最前排的座位,荧幕太近,不过没影响观影心情,近三小时的沉浸式样静坐,完全被各种情节吸引。《流浪地球2》影片情节有两条主线,一条是刘培强的爱情线索,一条是图恒宇的亲情线索。线索多,内容丰,错落有致。主要聚焦地球开始“流浪”之前,展现太阳危机初期,人类携起手来迎难而上、攻坚克难的经历,真可堪称为一部硬核的科幻片,但不乏脉脉温情,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人对家、对故土的情感,更能看到中国的世界主义与人道情怀。

我对该影片印象最深的是李雪健扮演的周先生反复用铿锵有力的语调,一字一字蹦出来的“危难当前,唯有责任”。

有这样几个情节特别难忘:

沙溢饰演的张鹏,看着旁边举起手报名的年轻飞行员,对方回报以坚定的目光。作为队长的张鹏拉下了他的手,对方疑惑的看着他。他怼过去:看什么看,月球是我们的。随后跨出队伍大喊一声:中国航天中队,50岁以上的,出列!队伍里瞬间站出多位符合年龄的飞行员。和张鹏共同作战过多次的诺夫一看,急眼了:也跟着呼吁50岁以上的出列。很快各国都开始号召超过年龄的队员站出来,而站出来的每个人,都没有丝毫犹疑,而且他们很清楚这样的选择,只有单程去票没有归程,当他们亲手启动引爆器,自己也将粉身碎骨,葬身太空。

那么,是什么让他们做出这样的大义选择呢?我们都知道答案“责任”。

由此,我不由自主想到了《斑羚飞度》。一群羚羊被逼至绝境,老羚羊以身体做为年轻羚羊飞跃的垫脚石,情愿笔直坠入悬崖,为跳跃延长两米距离,这2米,就是整个羊群的生机。

让年轻一代好好活下去,是老羚羊们的使命,也更是我们人类的使命。

建设地球美好家园,是我们一代又一代人的共同使命,所以“危难当前,唯有责任”。我想,这可能也是影片获得高票房记录的一个重要看点吧。

流浪的地球观后感200字篇14

《流浪地球》是一部有一点科幻感觉的国产大片。这部电影主要讲了,太阳的体积开始慢慢增大,100年后将会吞掉地球,而300年后整个太阳系都将不复存在。所以人类决定离开太阳系到另一个星系找新家园。所以人们在地球上建了上万个推进器。在途中因被木星的引力所吸,大部分转向推进器都熄灭了,男主刘启和一些人最后团结一致拯救地球的故事。

这部电影告诉我们人要团结一致。比如电影中的有一个片段,是推发动机的“撞针”就有各国的救援队一起推动最后才得以成功。人们得出要找新家园这个决定,也可以看出人们的团结。如果他们不团结,就不会做出要找新家园这个决定,那么等待他们的就是毁灭。

我们还要有希望、有信心。平时不管干什么事我们都要有信心对自己有希望,这样才能办成功,如果自己对自己都没信心那是不可能办成功的。在社会上就有很多没有希望、没有信心的人,经历了一些小挫折就会感觉到自己不会成功,但是他如果感觉自己有希望、有信心我敢说他就会成功。就比如电影里面,如果男主有办法也不敢去尝试,地球终究还是会毁灭。所以我们做事要对自己有信心,相信自己一定可以办到。要多鼓励自己。

我们平时要多在一些细节,比如在电影中如果男主在回忆的时候没有在意那个细节,他们终究是没有办法挽回地球被毁灭的结局。就比如做数学题,如果你读题只是简简单单的读一遍,而不是把其中所有有用的信息提取出来,那么这道题你一定会做错。

我们也要做勇敢、乐于尝试的人,有时候你遇到困难了,想出了办法,但是你不勇敢、不乐于尝试那么这办法只是想想而已了,就比如你想知道这一盆水的温度,但是也不乐于尝试你是不知道的。就比如电影中男主想出了办法,但是他不敢尝试、不勇敢那么地球迎来还是毁灭。

我们平时也要孝顺父母,现在的社会上都有很多不孝顺父母,还问父母要钱的人,毕竟百善孝为先。在电影中男主也是非常爱自己的姥爷的,虽然表面上不是,但是在上海的那一段可以充分看出他比较爱自己的老爷。

所以我们要做一个团结、做事情对自己有信心、细心、勇敢、乐于尝试、孝顺父母的人。

流浪的地球观后感200字篇15

我们的希望是什么?希望像钻石一样珍贵。

这句话,当我在电影中第一次听到“班长”用夸张的背诵语调说出来时,我想优等生也没有意识到这句话的真正含义。只能从课本上看到,鹦鹉只是鹦鹉学舌。作为一个穷学生,韩多多对这段话一无所知。然而,在经历了无数次生命垂危的危机场景后,我相信,当她恳求全世界的人类点燃木星,拯救垂死的地球时,她对这段话的理解一定比任何一个所谓的顶级学生书呆子更深刻。这是为什么?原因在于“实践”一词。那些只知道如何在黑暗的地下城市阅读迂腐的教科书,面对木星的死亡威胁束手无策的学生,谁像她一样,真的抱有被人工智能“MOSS”称之为零的希望,与救援队一起点燃木星?她对这句话的深刻理解是当之无愧的。

我们已经14岁了,就像汉多一样。我们不能完全理解难懂的知识。"上课不学习,考试两行泪。"在这《流浪地球》中,我看到了一种僵化的学习方式,只是为了得到高分,忽略了知识的真正含义。我们应该测试我们在实践中所学到的东西。虽然我们不能在灾难中成长,如地球撞上木星,但我们不仅可以激发学习兴趣,还可以通过持续的社会实践活动,如深入工厂和田地、帮助贫困儿童、向环卫工人献爱心、慈善义卖等,增强我们的信念,获得钻石般珍贵的品质。

纪达力·王庆奎生来就参与社会实践。在这个寒假里,我们惊喜地发现她已经长大了。新青葵志愿者组织了许多社会实践活动,并于《新文化报》报道,成为长春市助人为乐的典范。他们坚持志愿者的崇高精神,尽其所能,用自己的爱温暖长春寒冷的冬天,并尽最大努力为每个人传播爱和希望。我们相信志愿者在当前稳定的时代和未来可能存在的动荡的“地球漫游”时代都是钻石般的宝石。在未来,我们相信青奎志愿者将会像空间站一样,与我们一起永远飞向美丽的吉大里王校园,成为钻石般珍贵的希望!

49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