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友网 > 读书笔记 >

怎么读书笔记活着

时间: 新华 读书笔记

写读书笔记时,需要理解所读内容的含义和上下文,这样可以更好地记录和整理信息。怎么读书笔记活着应该写成什么样的?快来看看怎么读书笔记活着,本文为你提供怎么读书笔记活着写作技巧和示例!

怎么读书笔记活着篇1

每次读人物小说的时候总会让自己带入到小说的人物当中,有时候会想象自己就是其中的主角,有时候会站在不同的人物设定上来看其他的人物。但是在看《活着》时我没有办法去想象自己就是其中的一个人物,因为每一个人物都是“活”的,都是主角。作者用很平淡的语言,朴实的文字描写着小说里的没一个人物,他们在我的脑海里跳动、行走。

由于自己也是农民出生,所以在读小说时很有画面感,一幅幅场景出现在我的眼前。虽说我没有生活在那个年代,但我能体会到那种艰辛的生活。小时候家里也很穷,我跟妹妹每次吃苹果都是一人一半,父母每每看到这样的场景总会微微一笑,其实我知道他们的内心也是很酸楚的。看着同村的孩子穿的好吃的好,我经常会投去羡慕的眼神,但我知道家里的条件不允许我有这样的幻想。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也长大懂事了,家里的条件也慢慢好起来了,但我还是养成了勤俭的习惯。

所以当我看《活着》的时候我是沉浸在故事情节里面的,恨不得中间不停歇把它看完。虽说福贵只是小说里的人物,活的是那么的可怜,身边的亲人一个个都离他而去,而只有他一个人孤孤单单的活着,但是只有“活着”才是他家人所期望的样子。

怎么读书笔记活着篇2

“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这是我在阅读完小说《活着》后记忆最深刻的一句话,作者余华向我们讲述了一个沉重压抑的故事,讲述了一段心血与泪水并存的往事,在感慨遗憾之余,又像一记警钟,敲醒了我们,让我们更深刻的理解活着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故事发生在20世纪,那时的新中国动荡不安。小说中的主人公富贵,作为底层人民的代表,生动形象地向我们展现了当时社会的黑暗,现实的剥削。曾经的是地主少爷的他,因为赌博输掉了全部家业。穷困潦倒的他面临着人生中的一桩桩悲剧,母亲病死,女儿聋哑,儿子意外身亡,然而这只是命运的开始。当富贵看着自己的亲人一个一个地死去,亲手埋葬他们的尸体,他的`内心是崩溃的,但他并没有放弃,依旧坚强的活着。这是一种多么强大的信念,他热爱自己的生命也珍惜自己的生命。书中富贵娘说过这么一句话“只要活的高兴,穷也不怕”,是啊,还有什么比活着更有意义的事呢。

这虽是一部小说,但给了我强大的震撼,人是为了活着而活着,人活着就是为了享受这个过程,不管这辈子是贫困是富有,是被痛苦折磨还是享受着荣华,时过境迁的时候,我们所经历的种.种也都不过是一个过程。人活着就是要尝遍世间的酸甜苦辣,感受着喜怒哀乐,这样生活才会有滋有味,余生回忆起来才会觉得不枉此行。我们需要学习《活着》中主人公的精神,热爱生活,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坚强的活下去,也许我们考试会失利,也许我们事业会下降,但活着是一件最基本的事。

刚刚步入高中的我,同样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困难,每天都有繁重的作业,课程的加重充斥着我的生活,不禁让人有些疲惫。半夜十二点,卧室微弱的灯光依旧亮着,笔尖在纸上飞舞着,面对新的环境,新的朋友,新奇的同时也夹杂着少许的不适应,曾经的我也想过在困难面前投降,这样就不会再有困难,也不会有堆积成山的作业。通过《活着》,我体会到了生存的不易和活着的重要性。困难、挫折其实并不算什么,他们就像是一个个音符,正是因为有他们,才会谱出美妙的人生之歌。是的,只要你热爱生命,积极向上,不停想出解决困难的方法就会在生活中寻找到快乐,快乐无处不在。让我们用这种积极地心态去感染身边的朋友、亲人,这样世间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人积极向上、自强不息。

世界上没有一条道路是重复的,也没有一个人生是可以替代的,活着就是对自己生命最好的负责。

怎么读书笔记活着篇3

“活着,作为一个词语。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喊叫,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这段话出自我最喜欢的一本书《活着》。

作者用一种平淡而冷静的语言塑造了一个又一个立体丰满的人物。一开始福贵的出场,我看到的全是福贵的好吃懒做,吃喝嫖赌,不禁让人怒其不争。而随着故事往下推进,善良贤惠却患有软骨病的家珍,聪明懂事但聋哑的凤霞,机灵却早逝的苦根……命运给了他们多舛的人生,他们在《活着》的故事中一个个死去。读着读着内心只有无声的叹息和刺痛。留下福贵孑然一身,只有一只叫福贵的老牛陪伴,也许这种悲剧式的人生,才是生活残酷的本质。

故事的背景对于我来说不是同一个时代,但透过福贵,我看到土改,大炼钢铁运动还有自然灾害时期的中国。这些生活离我过于遥远,但也不禁引起我对自己的生活重新审视,自己生活在如蜜般的环境里,默默地感恩现在。

整本书我读得很沉重但却在结尾处感到了吃惊和另一种重获新生般的感动。生活对于福贵来说是残酷却又无奈的,但他在历经重重打击和痛苦之后仍能好好活着,在乡下田园恬静地生活着。让我对他肃然起敬,他的坚韧,他对生活之苦的坦然接受,让我感受到要好好珍惜当下的美好生活,并从苦难中汲取教训,泰然处之,勇往直前。

怎么读书笔记活着篇4

年少不懂珍惜,吃喝嫖赌,败光了家产。父亲换成铜钱让儿子自己去还债,让儿子知道生活的不易。家产散尽后家珍的不离不弃,生儿育女,千金小姐为支离破碎的家精打细算,舍不得福贵做重活,十指不沾阳春水到下地耕种,体力,耐力,心里承受能力都展现出家珍作为女人的伟大。

两个孩子都懂事,凤霞因为一场大病变成聋哑人,想到福贵最难的时候都是凤霞的笑语陪伴度过,后面聋哑了看到凤霞两个字都觉得难过。有庆因为父亲说他鞋损坏的快,每天打着赤脚跑50里地去上学,放学割草喂羊,一直在路上没停过。那个时代的人为了吃奔波劳累,日子太过于心酸。本以为有庆的离开是意外,凤霞遇到一个疼他的人是一件暖心的事,无奈作者也不放过这一家,可怜的凤霞,可怜的二喜,可怜的苦根。

福贵送走了身边一个又一个亲人,到最后只有老牛作伴,耕地喊的名字无疑是对亲人的思念,死去的人已经离去,活着的人还要继续活着,只是活的太苦了,内心是多么坚强才能忍受一次次白发人送黑发人。

活着,好好活着,我很幸福,我会珍惜拥有的一切。

怎么读书笔记活着篇5

活着或死亡都是一个年轻生命难以驾驭的题目。同样是一本薄薄的让我只用了一个午时就读完了的书。巧的是读了几页便发觉心这本书为背景的电视剧我竟看过,这让我更真切地体会到了这书的含义。

《活着》从一个旁听者的角度道出了一个普通人平凡而曲折的一生。主人公福贵生活在那个纷乱特殊的年代,经历了战争,杀伐以及一系列动荡的生活,经历了家庭的兴富到衰落,身边人陆续的死去。在他们一生中,不知失去的多少东西,失去金钱,失去亲人,最终只剩下一头瘦骨嶙峋又险些被人宰割的老牛与他为伴。尽管是这样,他还是友好地应对世界,一切伤痛的往事在他口中都变得那样的平淡。也许当我们的生命已将要走到尽头的时候,回望以前的一切,才会做到安下心去对待,才会做到清醒的重新认识所有的事。我想起陆幼青的死亡日记,那不也是站在生命的边缘真正完全而清醒的对世人讲述一切。

读到家珍死去,这是我看到的所有生离死别中最宁静的一段,也是最真切的一段,想起阿朱死后乔峰抱着她的尸体的痛器失声,想起陈家洛听闻心上人香消玉殒后流下的懦弱眼泪,想起莎翁着作中男女主角一次一次的撕心裂肺和悲痛欲绝,我想人活一生,总要承受这样的击,而多年之后,当身边的人一个个全都被岁月带走了,那时的我们也许真的会选择一种平静,它是多年的感情磨合而成的,是沧桑的经历,浇铸而成的。数十年后的我呢,我是否能够应对着一塘残荷将过去的伤痛记忆娓娓道来,我对自已的过去是否清楚地明白并且敢干应对,我不敢说。

这个世界的确不公平,有人能够享尽荣华,有人却要像富贵一样,面朝黄土背朝天,挥洒着血汗过完一生。应对这样的不公,憎恨逃避都是徒劳,甚至我也说不清到底该怎样做,我应对的是无法自由选择生活方式的无奈和内心与现实的强烈,盾,在这样一个状态下,我一面应付着现实中的琐碎,而在内心寻求思想上的解脱,但不管怎样,我始终期望自已能对世界友好,尽管天性中的倔强与后天构成的反叛也许会导致我走上叛逆的路。

生老病死,我们都得一样一样地过,生命只可是是个过程罢了。我只是期望能按自已的意愿选择一个方式,真实清醒并发自内心的去实现它的价值,到了那一天,但愿我能带着平静的微笑向世界道个别,也对身边的人说声再见。

怎么读书笔记活着篇6

那天晚上,我闲的没事,然后就拿起了一本书,这本书的名字是《活着》。起初,我很好奇,不知道那书里讲的是什么内容。我被迫无奈的翻开第一页,我觉得这本书真的很无聊。所以,我就大概翻了一下,在我烦的时候,我无意中看见了“就这样他的儿子也就死了”。虽然,是几个普通的再也不能普通的文字,但是我有一种感觉,一种非常想了解它的感觉。

终于找到了那页,找到了那也得开始部分开始看,起初,我只看了几句,我发现这个书上讲的和我所看的一个电视剧有一点相像,我就接着往下看,最后终于弄明白了,这部电视剧原来就是这本小说,这时,似乎有一种力量在驱使着我更深一次的了解他它。

那本小说,讲的是叫徐富贵的人的一生,从青年到老年他的家庭的变化及其他周围人群之间发生的故事。

当我读到“他儿子为了献血,也被活活的抽死了,当他的父亲(也就是小说的主人公徐富贵)得知此消息后,非常伤心,伤心过度像是精神不正常的,在自己儿子坟边,给自己儿子跳最后一次秧歌”时,我心里有一种感觉,一种从心里激发出的同情。我想,这种情景如果换作是谁,谁都不会好过,谁都会心里难过甚至伤心过度而失常。真的,他虽然只是本小说,但是他反映了解放前后去穷苦人民生活的状况却是现实的。但是也有人会说,每个人都会有不愉快不顺心的事的时候,只是他的多一些罢了。其实,这样也可以,但老天又为何的那样不公平呢!为何把许许多多的厄运同时抛散在一个人身上呢?那样实在是太不公平了。

生活在那样的环境下,只有有钱的人才能幸福,但事实上,钱并不是万能的。

每个人开始来到这个世界上,有欢笑,也有泪水。凭什么在那个时候贫苦任的泪水就要比富有人的泪水流的多些。

我们也需要公平,我们也需要幸福,因为我们也是人啊!

徐富贵的一生,是我们每个人都难以想象的,在他中年时期,由于他自己,他的家庭因种.种原因遭受变迁,接二连三的,他父亲、母亲、儿子、妻子、女儿、女婿,相继去世,最后只剩下他和她的外孙子孤独终老。从一个风风光光的青年到孤苦伶仃的老头,时代的变迁,身份也随之发生变化。每个人的生活都是越来越好,但是主人公,却恰恰相反。

人生,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不经历坎坷,怎能获得希望。

可爱的人间,他总有幸福,只要你又勇气去寻找。

公平公正是每个人都期盼的,生活中每个人都是有权利说:“我们也需要公平的。”人的一生艰难而坎坷,但是只要你用心去发现去观察就一定会有收获,但是社会又为何是这样的呢?

活在世上,快乐也好,痛苦也罢,都会随之远去,而徐富贵正是给了我们一个范本。我们也正也应该思考一下了!

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一定要倍加珍惜!要有自己的风格,活出自己的风采,活得精彩!

怎么读书笔记活着篇7

长久以来,余华的作品总是尖锐,毫不留情地敌对现实,如一把匕首,血淋淋地割开生活中最丑陋,最血腥的生命本相。终于在《活着》中有了转变,我们得以看到在生命既定的苦难中,一个人是怎样的击碎命运的定数,也看到了人性的温存与力量在一切苦难的暴风骤雨中,力挽狂澜,创造了“活着”的奇迹。

也许是余华看惯了潮湿、阴暗的`角落,即便是在他转型后的作品《活着》中,作家还是不动声色的将人物推向一个又一个的灾难,然而与以往的作品不同,作家已经开始向读者“展示高尚,用同情的目光看待世界”,所以在这部以苦难与死亡为主题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了人性的力量与温情。也看到了在命运既定的困难中,是什么可以扭转乾坤,搅动起命运的旋窝,化腐朽为神奇。

命中注定的苦难

作为一个拥有一百多亩沃田的地主家的独苗少爷,也许在浪迹于赌场的少年福贵心中:他这一生是注定富贵的,一百多亩地,哪是那么容易花光的呢!所以他充分暴露了他的性之恶,忤逆父母,虐待妻子,极尽荒唐无耻、顽劣放荡之能势,结果却不知道命运注定他生在富贵家,却也注定他一生与厄运相伴,一切皆是定数。

战胜困难的温情与力量

虽然活着“是一个死亡的故事,但却不乏温情”,而这温情便是福贵可以一次又一次的经历生离死别后仍会大彻大悟,而后通达乐观的活着的变数,不得不说,福贵有一个好老婆,那般逆来顺受,死心塌地,任劳任怨的家珍。当福贵浪荡于赌场时,“她也只是在心里打鼓,从不说我什么”,就连福贵自己也坦白地承认“家珍是个好女人,我这辈子能娶到这么一个贤惠的女人,是我前世做狗吠叫了一辈子换来的”。是这种温情,悲伤的极限处善待生命,默默地承受着生命之重而无怨无悔地活着。

知也未知的命

这便是余华的命运观。正如他所说:“谁创造了诞生和死亡,创造了幸福和痛苦,创造了平静和动荡,创造了记忆和感受,创造了记忆和感受,创造了理解和想象,最后创造了故事和神奇。”

生命其实是一个圈,走来走去也走不出这个圈,由生到死,这个是命运唯一可以掌控,而圆的直径,便是人的变数,即便命运又奈之何?

怎么读书笔记活着篇8

名为《活着》,讲述的却是一个个关于死亡的事情。它在一个广阔的历史背景下展开叙述,主人公福贵青年时是一个阔少爷,嗜赌成性的他将家中祖辈积攒下来的庞大家业全部输光,省悟后的他和母亲、女儿过起了穷困潦倒的日子。这一整小说给了我莫大的感触,阅读的过程也是在压抑情感中度过,作者仅凭那平白无奇的笔法却直击我的内心深处。

活着这个名取的妙哉,是的,活着其实是一份责任,更是一种态度。司马迁曾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我们活着不也是如此?有些人活得坦荡荡,为自己谋福利的同时也为社会争取效益,为广大人民服务;而有些人活着却要承受着良心的.谴责,为一些蝇头小利坑蒙拐骗,不惜牺牲大家的利益。如何更好的活着,关键在于自己怎么选择。

而人或许只有像福贵一样经历了生死离别,才会更加珍惜当下的生活。每个人在生活中都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当我们遇到一些困难和挫折时,有些人却因此有了轻生的念头,现在的多少人因为各种的压力企图想要自杀的行为在当代社会也是屡见不鲜,但是想到小说主人公福贵的经历,是否会自惭形秽,是否也会开始感恩这个社会,毕竟你的付出或许就有收到回报的那一天,你经历的痛苦和挫折也会成为的宝贵的财富。然而那个时候的自己对生命也将感慨万千。

“我知道黄昏正在转瞬即逝,黑夜从天而降了。我看到广阔的土地袒露着结实的胸膛,那是召唤的姿态,就像女人召唤着她们的儿女,土地召唤着黑夜来临。”这是小说的最后一句。只剩了福贵一人,这一生命运跟他开了无数个玩笑。他却一生与命运抗衡,直至老了没了气力,与老牛相伴相守在田野,靠最后的一丝信念活着。巨大的灾难后,主人公的生活还是要继续,因为没有资格抱怨命运,更没有权利抛弃命运。

怎么读书笔记活着篇9

读完这本书,我哭了好几次,泪水打湿了一大片枕巾。第一个让我流泪的地方是有庆给他老师输血时被活活抽死的地方。多么懂事、可爱的小孩,每天上学前、放学后都去割草放羊,羊就是他的另一半,而且还那么孝顺好学!这不仅让我想起了我的童年生活。我的童年也是和羊一块长大的。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有庆被活活愁死的悲剧呢?我想可能是这个社会现实造成的吧!作为当时的医生,能救活县长夫人是能得到好多好处的,而救不活却可能招来祸患!而一个平常农家孩子的命能值几个钱?臭死了大不了赔几个钱!在他们看来有庆的命就像一只羊、一头猪,用得上已经很好了!这不仅有让我想起了几年前看的一篇报道。同坐一辆车的农民和工程师一块出车祸死亡,工程时被补偿了几十万,而农民却只有5000!难道工程师的命是命,农民的命就不是命了吗?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差距?为什么要分等级?为什么法律上写着平等公平,而一边又做出违背自己诺言的事?我并不是崇洋媚外的人,可在许多方面我们的确应该向西方国家学习!

综观全文,当富贵的父母、儿子、女儿、妻子、女婿和外孙相继一个个去世时,他还活着!但它的活着比死更难,活着在那时需要胆量和勇气!因为只要你活着就要承担责任履行义务,忍受贫困生活与精神的折磨!面对贫困的生活与亲人去世的事实,我敢说有90%的人会失去活下去的勇气,会像县长春生一样选择死亡。其实她那点打击相比富贵又算得了什么?而现实生活中,受到打击挫折如工作不顺利、高考落榜、爱人趋势等而选择死亡的有多少人!他们不知道或者才是勇气、才是胜利!他们的命不只属于他们自己,还有父母等等!他们在这个世上还有未尽完的责任与义务!福贵亲手埋葬了六个至亲至爱的人。不知是命运对他的特别眷顾或是另一种惩罚,他活了下来。在历经了那么多另人难以想象的苦难之后,他学会了忍受,忍受生活的重压。他只是很单纯地为了活着而活着。

记得有那样一句话:

生活就是人生的田地,每一个被播种的苦难都会长成为一个希望,他们就是我们的双手。不管身上承受着什么,不管脖子上套着什么,不管肩上负载着什么!

所以或者是一种幸福也是一种煎熬!但不管怎样,生命只有一次,生命是宝贵的!我们要像富贵一样,不管发生什么,都要坚强的————-活着!

怎么读书笔记活着篇10

这是我第二次读余华的《活着》,在大二时就已经读过一遍,因为时间间隔有点长,只是大概记得故事的结局,而情境忘的差不多了。今天又读了一遍,不由感慨:好的作品读多少遍都不为过!

不得不说,余华是一位具有高超煽情技巧的作家。刚刚读完这一作品,脸上还留着泪痕,眼框还是湿润的,不过心却慢慢越来越平静了。是啊,读完它,我没有理由不平静,没有理由不思考……

“二喜,有庆不偷懒;家珍,凤霞耕得好;苦根也行啊。”这句话总是萦绕在我的耳旁,所有的这些名字,这些人物,都让我觉得是活生生的。也许是从小在农村长大,对于书中描绘的场景都觉得那样地熟悉,他们的形象似乎都可以在我的生活中找到代言人。小时候,不明白那些在地里劳作的老者,为什么对着一头不言不语的老黄牛喋喋不休;小时候,也有很多像有庆一样的玩伴;小时候,也见到像凤霞一样的姐姐以及家珍一样的女人;小时候,也取笑过像二喜一样的女婿……一切都那么的亲切,所有的人都那么的生动,他们的故事,平凡而感人,琐碎而深刻。

读着这一作品,不由地就投入进去了,就像是自己就坐在老福贵的身旁,静静的听着这位老者对他的往事娓娓道来。时而鄙视、时而切齿、时而沉默、时而哭泣、时而感慨、时而会心、时而叹息、时而释然……当看到福贵少爷放荡不羁、自命不凡时,我鄙视他;当我看到他粗鲁的对待他怀有身孕的妻子时,我咬牙切齿;当我看到他穿着丝绸衣裳被装满铜钱的沉甸甸的担子磨破了肩膀时,我感慨;当我听到徐老爷用无奈的语气说“报应啊,报应”的时候,我沉默;当我看到凤霞从一个活泼美丽的小姐变成一个又聋又哑的小村姑时,我叹息;当我看到小有庆不知疲倦跑来跑去的身影时,我微笑;当我看到一具具冰凉的尸体时,我痛哭;当我看到老年的福贵安详的表情是,我释然。

这部作品不仅让我对人生有了一个思考,而且让我有决心去改变自己的一些不足和缺点。步入研究生生活已近两个多月了,常常都觉得很累、很悲观。现在想想自己在过去那两个月做了些什么,真觉得不值一提,每天似乎忙忙碌碌,却忘记自己要追寻的是什么;每天都觉得压力很大,却不知道为何要让自己活在不该有的压力之下。时常抱怨、时常抑郁、时常烦躁……我发现自己一直在追寻着什么,我总是拼命跑、拼命追,忽视了一路上的所有风景!细细想想这二十几年来,我好像一直是父母长辈眼中的好孩子,上小学时就知道我要进县里最好的中学、上初中就知道要考重点高中、上高中知道自己一定要考上大学、大学呢?发现自己学的东西太少,所以决心要继续深造。

现在,我在深造的路上,却似乎不知所措。看到身边的同学各有所长,觉得自己要学的东西太多,导师的要求我似乎一项也没达到,我慌张了,默默告诉自己:不能这样下去,要努力,要加油!我不停的去图书馆借书,不管有没有兴趣,逼己去读完一本本的书,以为这样我就可以心安理得了。可当我静下心来读完《活着》这篇作品时,我再也忍不住了,眼泪就像积蓄已久的火山喷涌而出,不光是为故事的情节,更为自己!我原以为应该为自己骄傲,因为一直在追寻自己的梦想,却没发现自己并没有在追寻这些繁华梦想的过程中得到快乐!那我活着的意义又是什么?是到达终点时那一刹那的辉煌吗?

“这辈子想起来也是很快就过来了,过得平平常常,我爹指望我光宗耀祖,他算是看错人了,我啊,就是这样的命。年轻事靠着祖上的钱风光了一阵子,往后就越来越落魄了,这样反倒好,看看我身边的人,龙二和春生,他们也只是风光了一阵子,到头来命都丢了。做人还是平常点好,争这个争那个,争来争去赔了自己的命。”对于这段话,感悟颇深,我想作者并不是说叫我们不要去追求任何东西,也不是要我们甘于平凡,我认为,作者想告诉我们的是,生命中充满变数,不要为自己曾经的错误懊恼,更无须一蹶不振,接受这一切,然后努力的活着,全家在一块就是最大的幸福。人有旦夕福祸,天有不测风云,这些都是我们无法改变的,我们只有坚强的接受,认真地活着,总有一天你会释然。

当然,除了一些关于人生的感想,也还有其他一些方面。可能是之前看过余华的其他一些作品才引发的吧。让我记忆深刻的是《兄弟》这一小说,里面可以发现很多关于当时的政治的线索,主要是时期那段历史。而这部作品呢,它的历史跨度也是很长的,从国共对峙到农村生产合作社,从三年饥荒再到……从这一短短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国家政治的一个变迁,看到国家也像一个人的一生一样,起起伏伏,也犯错误、也有辉煌、也在探索。

54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