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友网 > 观后感 >

有关最美孝心少年的观后感

时间: 新华 观后感

写观后感可以帮助你提高自己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从而更好地应对职场挑战。有关最美孝心少年的观后感规范是怎样的?下面给大家整理了一些有关最美孝心少年的观后感,供大家参考。

有关最美孝心少年的观后感篇1

今天下午,我们班看了《最美孝心少年》,里面有吴林香、黄凤、赵文龙、高雨欣、龙花等评为“最美孝心少年”,还有二十位被视为特别关注少年。看完了,我的心里深深地烙上了一个字—孝。主持这个节目的叔叔,白岩松说:“这个孝字。老字在上,子字在下,这正说明我们要孝敬父母,尊重长辈。”

俗话说“孝在于质实,不在于饰貌”,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感恩是在于实际行动的,而不是只在嘴上说说。

当我们乳臭未干,偶尔会投到妈妈的怀抱撒娇时,他们却在忍受着厄运的折磨;当我们的爸爸妈妈开着汽车接送我们上学时,他们却在走着泥泞的山路;当我们在吃着美味佳肴时,他们却在吃清水煮白菜;当我们坐在教室里琅琅读书沐浴着知识时,他们却在做着与年龄不符合的事情,比如说:耕地、洗衣服、做饭、砍柴、卖烤串。

令我印象最深的是龙花,她为了供自己的弟弟上学,不惜放弃自己的学业,自己在家做农活,同时她也渴望再重返校园。

这孝心感天动地,他们值得我们去学习。

有关最美孝心少年的观后感篇2

近日,我在网上观看了《最美孝心少年》的颁奖晚会。

在无数次的海选之后,一共选出了十位“最美孝心少年”:黄风、赵文龙、吴林香、徐沁烨等人。

在这些人里,大部分都是父母离异或失去父母的孩子,他们也都和我差不多一样,都是十几岁的孩子,而他们却做出了这些不平凡的事迹,所以他们使我十分的敬佩和感动。在这十位“最美孝心少年”立,最令我感动的是黄凤。

在这个家里,她的父母离异了,母亲离开了家,只留下了双目失明的奶奶,在干活时摔了下来无法自理的爸爸和当时仅有5岁的小黄凤。小黄凤是家里唯一的孩子,也是这家里唯一的希望,而这个仅有5岁的小黄凤却悄悄的做了一个决定:她要推着这个家往前走。于是他勤工俭学,努力赚钱。终于,黄凤在12岁的时候看到了希望,她从附近的村民得知上海的医疗水平很好,可以到那里去看看能不能治疗好父亲,就打造了一个铁床,带上爸爸和家里仅存的27元,出发了。一路上,有好心人捎了她们一段,有好心人给她们送了口饭,也有好心人让他们住一宿,就这样,一路坎坎坷坷的到了上海。可到了上海连续走了好几家医院都说不行,使黄凤无奈的又一次将车推了回去。在后来了五年中,黄凤几乎是家—学校—医院三点成一线的来回奔波,而且每夜都睡不好觉,因为每隔两小时就要给父亲翻身。当我看完了这段纪录片后,我的眼睛竟然落下了泪水。

这种场景一次又一次的显现在我的眼前,让我十分感动。

在看完《最美孝心少年》的颁奖典礼之后,我明白了:“百善孝为先。”

有关最美孝心少年的观后感篇3

今天我看了《寻找最美孝心少年》,感动得热泪盈眶,心照料93岁奶奶和患病哥哥的田应志、坚持多年带着年幼弟弟妹妹上学的余虽、独自照顾奶奶日常生活的任芳芳、捐髓救母的李佳、给渐冻症舅舅带去温暖和希望的周蕊、为患病母亲唱歌进入《音乐大师课》的向小康、和继母共同撑起六口之家的坚强女孩迟凯琳、跑遍深山为爷爷采药的“小大人”张钊、替父母分忧悉心照顾年迈外婆的姜沅昊、捐髓救父的曹胤鹏等,他们虽然没比我大多少,却懂得敬老、尊老、爱老的社会风尚,知道帮助父母照顾弟弟妹妹,帮家人打扫卫生,并照顾长辈,他们都是我学习的好榜样。

十位孝心少年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__和__。吴桂香的妈妈得了很严重的病,在这之前,林香不喜欢笑,后来,桂香在书中读到“笑容,能给人力量”,从此,她变得很爱笑。特别是妈妈病重时,她依然保持着那坚强的笑容。赵文龙的妈妈得了尿毒症,可她不想拖累丈夫,便离婚了。文龙判给了爸爸,文龙放心不下妈妈,毅然离开了爸爸,回到妈妈身边,照顾妈妈。他们俩个比我大一点,但他们却很懂事,像他们这么大的年龄,本来应该在爸妈怀里撒娇的时候,可他们却撑起了整个家。

十位孝心少年,他们的爸妈不是受伤,就是去世了,可他们还是那么阳光向上,自强不息,他们没有埋怨命运不公,而我们拥有完好的家庭,却不懂珍惜,常常埋怨这个不好,那个不好。

常言道: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我们应该好好珍惜现在,好好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有关最美孝心少年的观后感篇4

今天朋友聚会,闲谈间说起了“孝心”的话题。自古至今,“孝”是炎黄子孙千百年来传承的最大美德。古语云:“鸦有反哺义,羔识跪乳恩”。就连飞禽走兽都有感恩之心,何况情感丰富的人呢。这让我想起了前些时看到的一档电视节目《20_最美孝心少年》。

节目中吴林香、黄凤、邵帅、龙花、徐沁烨、高雨欣这些少年用他们的善良、单纯的孝心让人们明白了什么是最可贵的亲情。吴林香是一名十四岁的女孩。父母离异、外婆和外公身体不好、妈妈患了肺癌。这些因素使她小小年纪就担负起了照顾全家的重任。她在母亲病重期间悉心护理,以最美的笑容缓解母亲的痛苦。当病魔夺走母亲的生命后,她依然坚强面对生活。她说:“我以后要成为一名医生,救治像妈妈一样的病人。”这就她努力实现的梦想,也是对母亲孝心的延续。

命运的坎坷,使他们承受了他人无法想象的磨难。从中我感受到了他们对父母的爱,感受到了那颗最美的孝心。

父母对子女有着不辞辛苦的养育之恩,做子女的这辈子也报答不完。尽孝是做为子女最基本的义务。那首在春晚上唱响全国的“常回家看看”中唱到“常回家看看,哪怕帮爸妈刷刷筷子洗洗碗”,平凡的歌词却唱出了尽孝的真谛。尽孝是需要陪伴的。当我们一天天长大,父母一天天变老,终有一天父母会离我们而去。所以不要等到“子欲养而亲不待”这句话应验在身才去悔恨。抽出玩手机的时候给爸妈打个电话,推掉一次聚会陪爸妈吃顿饭。在这些看似寻常的小事中,能体现出子女对父母的关爱和孝心。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百善孝为先。

有关最美孝心少年的观后感篇5

今天下午,我们观看了《最美孝心少年颁奖典礼》,那些少年曲折而又艰苦的故事让我热泪盈眶。在美妙的音乐声中,《最美孝心少年颁奖典礼》开始了。

最先播出的是一对姐弟俩,姐姐叫李依桐,弟弟叫李易轩。他们为了梦想而努力地奋斗着——认真学习拉丁舞。在课上,他们是对方的舞伴,一起参加了多项比赛,舞跳得特别棒;在生活中,他们乐于助人,有一次,他们在回家的路上捡到了一只婴儿鞋,一直找寻了很多条街道才找到失主;在家中,他们又是妈妈的“贴身小棉袄”,姐弟俩分工,一起照顾患病的妈妈。每天晚上,他们都会一人给妈妈洗一只脚,常常和妈妈开玩笑,使家里充满欢声笑语……他们唯一的心愿,不是拥有什么好吃或好玩的东西,而是想在舞台上,一心一意为妈妈跳一支舞。他们的孝心,让我无比感动。

让我最受感动的是一位的男生——徐煜岑。他只有11岁,而在他成长的过程中发生了一件很不幸的事情——妈妈下楼时踏空,意外从二楼滚下,当场便不省人事。在医院里,医生说这位妈妈会变成植物人,活下去的机会很渺茫,除非有她最亲的人在身边不断地呼唤她,于是,徐煜岑放了一支录音笔在妈妈耳旁,不停地用稚嫩的声音呼唤着她。后来,当他将妈妈从死神手中救出来时,他高兴极了。可是,又一个不幸的事情发生了——医生断定,他妈妈再也无法说话了。但是,坚强的他并不屈服于命运,反而下定了决心:一定要教会妈妈说话!于是,他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地开始教妈妈说话、学习数学等,终于,皇天不负有心人!有一天,他的妈妈说出一句完整的话:“锦锦,你真棒,妈妈爱你。”那时,我泪如雨下。啊!是徐煜岑的孝心,是徐煜岑的努力,才有了他妈妈说出的第一句完整的话!

在这次颁奖典礼中,还有其他孝心少年,如:杨沛锦,次旦拉姆,蒲晓燕,冯莫林……每一个都十分孝顺,让我不禁泪如雨下。

人间有孝心,所以才有爱;人间有爱,所以有美丽的心灵!让我们向孝心少年学习,共创一个美好的人间吧!

有关最美孝心少年的观后感篇6

寻找最美孝心少年”是永州市“寻找最美”系列活动中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社会效益佳、收视水平高的活动之一,连续七年的活动吸引了全市众多观众的目光,无数观众被“孝心少年”的事迹和精神所深深感动,多位“最美孝心少年”和“特别关注孝心少年”的生活困难得到了切实的改善。

2020年,永州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永州市融媒体中心再度携手出发,一起踏上寻找最美孝心少年的征程,讲述新时期孝心好少年的故事,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传统美德。第八季孝心少年将在今日永州客户端、永州新闻网、永州发布联合推出。特别鸣谢独家冠名单位:永州家门口的长沙四大名校——永州日升学校。

家庭的变故赋予她坚毅的品质以及面对挫折的勇气,在她弱小的外表下,蕴藏着一颗坚韧的心。本期带您一起认识祁阳的孝心少年王缘,看这个女孩是如何用羸弱的肩膀扛起家庭的重担。

“我长大想当一名医生,想治好我爸爸的病。”这是王缘的梦想,今年14岁的王缘身高不到1.4米,与同龄人相比个头矮不少。娴静的外表,稚嫩的身躯,加之话不多,并不怎么引人注目,但她却是班主任彭兰君最喜欢的学生,对她的家庭状况很了解。

以前的王缘,有一个快乐、幸福的家庭,爸爸王为民是一名水电工师傅,靠自己的手艺让一家人过着虽不富裕但温馨的生活。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2019年,爸爸王为民查出患有尿毒症,不仅花光了自己家里的全部积蓄,还欠下巨额外债。因为每隔两天就要做一次透析,只能在医院附近住着,妈妈也要在医院照顾爸爸。

年迈的奶奶知道到儿子的病情后,身体状况急剧下降,不仅白内障更加严重,风湿导致的疼痛也加剧了,严重的时候连路都不能走,全家只能靠着年迈的爷爷种菜、种田来维持生计。

从这天开始,王缘就像变了一个人,帮着奶奶干活,自己能干的活,王缘都抢着干,自己干不了的,王缘也会学着做,放学回来,她都会告诉奶奶学校里发生的各种趣事,给奶奶按摩,嘘寒问暖。

生活中王缘不仅要照顾年迈多病的奶奶,还要照顾8岁的妹妹。“妹妹今年8岁了,还很小,爸爸妈妈不在身边,爷爷奶奶年纪也大了,我现在有时间就会照顾妹妹,帮她洗澡洗衣服。”

由于王缘所在的黄泥塘镇唐家岭村距离爸爸治病的祁阳县人民医院有50多公里,交通很不方便,这两年王缘去医院的次数并不多,很少有机会见到爸爸,她非常想念爸爸妈妈,也很担心爸爸的病情。

当记者带着王缘姐妹俩来到祁阳县爸爸妈妈租住的房间,见到爸爸的时候,爸爸刚刚做完透析回来,姐妹俩忍不住冲上去抱着爸爸痛哭起来。

“感觉他老了,憔悴了许多,希望爸爸能够早日康复,我也能够赶紧长大,懂事起来,可以照顾妹妹。”王缘说。

《起风了》是王缘最喜欢的歌,没事的时候她就会带着妹妹一起唱,她说,这首歌告诉她只要不放弃,一切都会变得美好。王缘告诉我们,眼下她要认真读书,考上医科大学,努力改变命运,让家人过上更好的日子。

有关最美孝心少年的观后感篇7

今天晚上,老师组织我们全班同学一起观看了“众里寻你—寻找最美孝心少年”颁奖典礼。看完后,我非常感动,因为节目里的小朋友都太爱太爱自己的父母了。

其中有一名小女孩叫__。她曾经有一个幸福的家,妈妈养猪料理家务,爸爸做零工,一家人的生活虽然平淡,也不富裕,但是很幸福和谐。然尔有一天,母亲得了白血病,需要很多钱,妈妈为了这个家而一度放弃。懂事的小__每天开导安慰母亲。母亲也强忍着病痛坚持绣了一幅名叫“旭日东升”的十字绣,送给女儿做为嫁妆。小__内心深知这份礼物的厚重,也知道母亲的苦心。不仅卖掉了自己心爱的礼物,还努力向记者求助,希望能挽救母亲的生命,到最后也不能如愿以偿。

__的美是令人赞叹的心灵美,是世界上真正的美。我们要以小__为榜样,发扬“百善孝为先”的中华传统美德。

有关最美孝心少年的观后感篇8

1月8日的晚上,我按照老师的布置观看了中央一台播出的《最美孝心少年》这个电视节目。这是一个催人泪下的节目,里面有许多感人的故事,那些孝心少年们,有的照顾在家的父母;有的独自在外打拼,为的是给母亲治病;有的捐赠自己的骨髓,给患了白血病的母亲;有的只有五六岁,却在家承担起成年人的责任,每天做饭、烧水。在这个节目中,有许多令我非常感动的少年,有徐沁烨、邵帅······

路玉婷是一名高一的学生,妈妈靠送机票为生,却不幸得了尿毒症。路玉婷只好休学,承担起妈妈的工作,挣得微薄的工资,维持一家人的生活。一个月才挣几千元,非常不容易。可即使这样,妈妈还是因为病重而去世了。因此,她被称为“奔跑女孩”。我希望,妈妈去世后,玉婷姐姐变得更加坚强,好好学习,以优异的成绩告慰妈妈。

邵帅是一个非常帅气的小伙子,可是妈妈患了白血病,急需骨髓移植,他虽然有晕针症和晕血症,但还是挺身而出,为妈妈捐献了骨髓。我们以前学过一篇题目为《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课文,它主要讲了大陆青年小钱患了白血病,台湾同胞用骨髓挽救了小钱的生命。抽取骨髓一些大人都不敢,何况是一个只有十五六岁的孩子呢!这种精神多么值得我们学习啊。

最令我感动的是何秀巡与林章羽姐弟俩,母亲去世后,家里的大人只剩下了体弱多病的奶奶,他俩尽心照顾奶奶,为她做饭、买药,他们还要走几十里泥泞的山路下地干活,插水稻、摘玉米,他们姐弟两个相互鼓励、彼此照顾,有时候,为了使得对方背玉米不那么沉,还偷几个玉米放到自己的篮子中。

有关最美孝心少年的观后感篇9

俗话说,百善孝为先,孝敬长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周末,央视播出了“2021年度寻找最美孝心少年”这档节目,十位少年的孝心一次次地打动了我。他们犹如十一朵花蕾,在我的心里慢慢地绽放。

当我看到了我们这个小地方的一对孪生姐弟,那一瞬间,我感到自惭形秽。团结小学里,有这样两个小孩,他们既是舞蹈搭档也是孪生姐弟,他们六岁学拉丁舞,现在已是我们这个地方的小童星了,但是他们的家庭条件并不是很好,出生不久,父亲便离家出走了,母亲患有风湿和骨刺,他们便帮母亲承担起这个家。一名六年级的小学生,却有着我们这些中学生没有的勇气与担当。他们每天都会帮妈妈去摆地摊,姐姐李依桐放学回家做饭,弟弟李易轩放学就去帮妈妈卖东西。回到家,他们为了让母亲的病早日康复,每天都帮母亲泡脚,一人一只,几年来从未中断过。他们只有十岁,却有着让我们全部人都感叹的孝心,回过头,看看我们,我们是否给父母尽过孝呢?

李依桐,李易轩这两个响亮的名字回荡在我的脑海中,是他们的事迹敲醒了我,让“孝心”这个词在我心中的烙印

更加深刻了,记得以前,我们的音乐老师教会了我们这样一首歌“跪羊图”,当初唱只觉得好听,现在再一次唱起,我的理解不一样了,我明白了,老师的用意不正是让我们在生活中,孝敬父母,尊敬长辈,帮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百善孝为先,说的不就是这个道理吗?

我们一天天再长大,父母在一天天老去,我们总是认为父母唠叨,怎会想到终有一天他们会离开我们,少了些许唠叨,少了些许关怀,少了他们的疼爱,到时的我们只有低头叹息,后悔自己以前为什么没有孝敬他们了。现在不把握住时光,好好孝顺他们,又要等到什么时候呢?真要等到失去了才懂珍惜,才知道自己以前拥有那么多的幸福吗?

孝似流水,温暖人心;孝似阳光,驱散了人生阴霾,孝应在行,而不止于心,暮然回首,对父母我们做的何其少。也许,只要一杯水,又或许,只是一句暖心的问候,甚至给他们一个灿烂的微笑,他们便已知足了。而我们,我又有多少次次疏忽了他们的爱,多少次将他们的关心抛在脑后。所以趁时光仍在,让我们为父母,为长辈,敬献我们的孝心吧!

有关最美孝心少年的观后感篇10

今天下午,我们的肖老师说:"今天晚上cctv少儿频道和cctv新闻频道。演出"寻找最美孝心少年"请大家观看最好和爸爸妈妈一起看。"老师刚说完我们教室里非常吵。下学了,我立刻排着队,今天下着雨我们都站在雨棚下不站队。老师很长时间才来。我们等急了。老师来了,老师先让男生站下去,排好队,再让我们女生站下去。我们排好队了。就走了,我回到我回到我住校那里,等候爸爸,等了好久,爸爸才来,我给爸爸说:"爸爸我们肖老师说今天晚上8时在cctv少儿频道和cctv新闻频道演出"寻找最美孝心少年".我们要走了,走在回家的路上我很紧张,我不一会就问爸爸,爸爸几点了?爸爸说:"还早呢"到家了我连忙打开电视。但是现在才晚上6时,我等了好久才开始了。我连忙叫爸爸过来看。

第一个是:黄凤的小姑娘,不幸的是,在他六岁时爸爸从楼上摔下来,妈妈离家出走,还有奶奶双目失明,没有回应,小黄凤很伤心,他下定决心撑起这个家。

第二个是:赵文龙一个帅气的小男孩,爸爸妈妈分手了,妈妈得了劲椎病,小文龙每天都自己每天去菜市场买菜,给妈妈按摩,把每一个捐钱的人都写在本子上。还有每天下学捡塑料瓶。

看了"寻找最美孝心少年"你一定被里边的哥哥姐姐所感动了,你也要向里边的哥哥姐姐一样。

有关最美孝心少年的观后感篇11

在美妙的音乐声中,《最美孝心少年》颁奖典礼开始了,主持人是白岩松叔叔和欧阳夏丹阿姨,开始讲述十位孝心少年的故事了……

孝心少年黄凤的爸爸在外打工时,从楼上摔了下来,从此永远也站不起来了,六岁的黄凤开始承担起家里的一切重担,十二岁那年黄凤听别人讲上海有家医院可以医治她爸爸的病,于是她用掉家里的二十七元钱,找电焊工焊了一个能推着走的床,一路推着爸爸来到上海。住在街边,每天都有好心的阿姨给她们送饭,在好心人的帮助下,上海的一家军区医院免费给她爸爸做了手术。在黄凤的艰苦努力下爸爸的病情有了好转,十年来黄凤的孝心感动了社会的所有人。

还有高雨欣、赵文龙、龙花、邵帅等……十位最美孝心少年,每一个最美孝心少年的故事都感人肺腑 、激励人心,我和爸爸妈妈坐在电视机前是含着泪看完了他们的事迹。

他们每个人的家庭条件都非常贫苦,父母都患重病,而他们都能够担当起家庭的重担,不但战胜了一切艰难困苦,而且不放弃学习,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特别是高雨欣,母亲有病,家里无经济来源靠卖烧烤为生,雨欣每天放学后,帮助妈妈卖烧烤直到深夜……在艰苦的环境下刻苦学习,最后四科取得了满分,成为全县第一。

看了他们 的事迹我很感动,我一定要像那些孝心少年学习,学习他们不畏艰难困苦的精神,学习他们孝敬父母和敢于担当的美德。

有关最美孝心少年的观后感篇12

今天“最美孝心少年”的颁奖活动让我感触很深。那些瘦弱的孩子们肩膀上扛起的竟是一个家,看到他们,我自惭形秽,我一个三十岁的成年人做的不及他们的一半好!

尤其是只有5岁的梁荣,看到弱小的她用那双小手在面盆中吃力的和面,我的喉咙发紧,鼻子一阵酸楚,泪水像开闸的洪水夺眶而出!心酸,为这个孩子呀!在这个5岁的孩子的世界里,已经有了承担这个概念…

环县的梁维月,她既要上学,还要照顾瘫痪在床的爸爸和聋哑的弟弟,整个家的重担就被这小小的少年扛起!

孝似流水,温暖人心;孝似阳光,驱散了人生阴霾。孝应在行,而不止于心。蓦然回首,对父母,我们做的又是何其少。也许,只要一盆水,又或许只是一句暖心的问候,甚至回以他们一个安心的微笑,他们便已足矣。而我们又有多少次了他们的爱,多少次将他们的关心抛之脑后。所以,趁时光仍在,不要吝啬你的爱,敬献你的孝行!

有关最美孝心少年的观后感篇13

“‘孝’字,老在上,子在下”,这是白岩松先生在《最美孝心少年》颁奖典礼上说的一句话,这简单的一句话,却诠释出了中华几千年来最精美的细致。孝,既是道德的标尺,也是亲情的温棚。在这物欲纵横的时代,对于有些人来说金钱是生活必需品,亲情却成了奢侈品。“孤寡”老人随处可见,遗产纠纷哪儿哪儿都有,啃老族,那是一抓一大把。不过,在城市或是乡村的某个角落,一些小小的人儿,正用他们的行动感动着整个社会。

黄凤,6岁时父亲因工伤残疾,母亲离家出走,仅留下一个支离破碎的家庭和难以割舍的亲情,以及沉重的生活负担。而就是一个6岁的小女孩,担起了整个家庭的重担,照顾残疾的父亲和年迈的祖母。“这是怎样一个幸福者和衷痛者!我不知道一个六岁的孩子凭借一股什么样的力量能够对抗生活的压力,我也不知道,一个十二岁的女孩要送父亲到千里之外的上海去治病,是下了多大的决心,我只知道,有一种爱让人瞬间强大,有一种情,让我们牵肠挂肚。

赵文龙,他总是面带微笑,不论生活给予他多么残忍的打击,他仍旧是那样,不变的微笑。赵文龙的妈妈患了尿素症,每周要做两次透析,懂事的赵文龙每次都给做完透析、浑身胀痛的妈妈做按摩,直到深夜,妈妈沉沉地睡去,他才休息。小小的他,13岁就学会了做饭,时时刻刻关注着妈妈的饮食,妈妈能吃什么,不能吃什么,他都记得一清二楚。这血浓于水的亲情,远方的爸爸,你是否也能感受得到呢?

同样妈妈患有尿素症的还有“奔跑女孩”——路玉婷。这个“在马路上亭亭玉立的女孩子”总是在奔跑,奔跑。这个坚强的女孩总是那么冷静而成熟,她拒绝了来自学校的帮助,因为她觉得她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维持这个家庭的生活,还有比她更需要帮助的人,比她更需要这笔救助金的人。自从妈妈患上了尿素症,她就接替了妈妈的工作,利用中午吃饭的时间来帮人送票,一路飞奔,稍有闲暇就立马从书包里拿出作业学习。我为她的坚韧所惊叹,她不苟言笑,沉着而认真。我甚至有些埋怨记者占了她的时间来做采访,因为时间对于她来说是如此的珍贵。

亲情是人世间一股温暖的春风,我们的脉搏由此跳动;亲情是一场绵绵的春雨,滋润了干涸的心灵;亲情是一首柔美的安眠曲,安抚着无助的灵魂。

《最美孝心少年》让我感受到了亲情的力量,也使我感动于这力量。如果我们都能像他们那样,我相信,中国梦很快就会成为现实!

有关最美孝心少年的观后感篇14

''百善孝慈若晴天......"孝心是对长辈孝敬的心意,是中国孝道文化的核心,是祖先崇拜的文化内涵。古人云,百善孝为先。一个人如果连生养自己的父母都不孝敬,那么他的为人就可想而知了。今天,我们观看了《2015最美孝心少年》,令我感触很深。

孝心并不是泛泛其谈,而是行动上的感恩。王帅康就是这样一个人:他的父亲英年早逝,母亲改嫁他乡,爷爷外出赚钱,从6岁起,他就承担起了照顾患心肺病的奶奶的重任。不幸的是,他又被检查出患了“马凡氏综合征”,不仅有先天性心脏病,视力也逐渐下降,身高还抑制不住地超常增长,视力只有0.1 。但无论怎么样,都无法改变他对生活的态度,对爷爷奶奶的孝心。那天,记者采访他时,他正在麦田里拔草。他俯着腰,双手不停的在拔草,他首先在不断靠近着那些稻苗和杂草交替的地方,然后摸索着,艰难的找到杂草,再用力地拔着,在拔的过程中他的手受伤了,流出了殷殷的鲜血,但他仍咬着牙继续拔草,记者担心他,便问他:“你没事吧?”他抬起头,朝记者笑了笑:“疼,但我得忍着,不然爷爷也得疼,我要给爷爷分担点疼。”他又说:“我现在仍要好好学习,长大后要带爷爷奶奶去城里转转。”看到这里时,我的眼角湿润了, 是啊,孝不在于多,也不在于少,有你真心待人,真心待己,这就是莫大的尽孝了。孝是一种行动上的关爱,用行动表示你爱他们; 孝是一种语言上的关爱,你可以告诉他们你爱他们;孝是一种谦让,学会理解,他们幸福你也幸福; 孝是一种无微不至的照顾,因为他们以前也这样照顾过你; 孝是一种大爱,一种大公无私的大爱,是一种可以融化雪山上的坚冰的一种大爱,这种爱值得我们代代相传。

有关最美孝心少年的观后感篇15

今天下午第二堂课的时候,老师让我们观看了《寻找最美孝心少年》纪录片。看完之后,我深受感悟:那些比我们还 穷的孩子,失去了身边的亲人的孩子,自己的父母残疾的孩子,你们靠自己打工挣钱养活了自己的亲人,你们的这些一精一神品质,我都做不到。

一共选出了十位最美孝心少年。他们分别是:10岁的游柯楠,5岁的梁蓉,16岁的梁维月,14岁的王丹,15岁的钟岳峰,11岁的袁德旗,11岁的许卓婧,12岁的张骏,14岁的向娜,9岁的吴金棋。

她们的.事迹都很使我感动,但最使我感动的是向娜的故事,向娜出生的那天,一妈一妈一不幸去世,为了这个家还 能生存,爸爸就出去打工。爷爷被查出患有心脏一病,这个家庭的重担就落到了她一人身上……

我和她相比,真是天壤之别!她的生活真的是地狱般的残酷,而我的生活却像天堂般的开心快乐;她有时连饭也吃不饱,穿不暖,而我,每天一日三餐,样样不少,我夏天穿上漂亮的裙子,冬天穿上棉袄,热不着,也冷不着;她的母亲去世,爷爷患有心脏一病,她从小就失去了母亲的一爱一护。而我,从小到大,母亲一直关心我,一爱一护我。她不仅要上学,还 要打工赚钱养活一家;而我,每天生活的自一由自在,也不用担心自己没钱花;我和我的同学们都是生活在非常开心快乐的日子里,而她却生活在痛苦悲伤的日子里。我真想对她说:“不要对你的生活灰心,不要失去希望,我相信,经过你的努力之后,你的生活一定会和我一样幸福美好的!”

主持人白岩松和欧一阳一夏丹以及所有参加的来宾都说过:百善孝为先,我希望大家读了这篇稿件,以后要孝敬父母,尊敬长辈。

555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