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友网 > 读书笔记 >

摘抄读书笔记西游记

时间: 新华 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是为了把自己的读书心得记录下来,或为了把文中的精彩部分整理出来而做的笔记。摘抄读书笔记西游记怎么才能写好?这里分享一些摘抄读书笔记西游记,方便大家学习。

摘抄读书笔记西游记篇1

《西游记》是我国古代四大名着之一。这本书写的是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途中经历九九八十一难的事。这一路上,他们求取芭蕉扇,翻过火焰山、三打白骨精……历经了千难万险,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妖魔鬼怪的阻挠,终于取到了真经成了仙。

书中写唐僧师徒经历了九九八十一个磨难让我想到了它们的执着,不畏艰险,锲而不舍的精神,让我觉得自愧不如。其中,我最欣赏孙悟空的勇敢机智,猪八戒的情感真切,沙僧的任劳任怨,唐僧的善良待人。猪八戒是他们四司徒之中最让读者讨厌的,可是我对他却不这样认为,他结合了大家的优点,虽然他不够孙悟空那么勇敢机智,但是他也会不停地运用一些自己的思维,在困难面前为大家出主意;虽然他没有沙僧的任劳任怨,但是他在一路上仍然会帮助大家提东西;虽然他没有唐僧的优柔寡断与善良,但是他也会动真情。

孙悟空是一个系东胜神州傲来国花果山灵石孕育迸裂见风而成之石猴。在花果山占山为王三五百载。后历经许多劫难,跋山涉水,在西牛贺洲灵台方寸山拜菩提祖师为师,习得七十二变化之本领。此后,孙悟空大闹天宫,自封为齐天大圣,被如来佛祖压制于五行山下,无法行动。五百年后唐僧西天取经,路过五行山,揭去符咒,才救下孙悟空。孙悟空感激涕零,经观世音菩萨点拨,拜唐僧为师,同往西天取经。取经路上,孙悟空降妖除怪,屡建奇功,然而两次三番被师傅唐僧误解、驱逐。终于师徒四人到达西天雷音寺,取得真经。孙悟空修得正果,加封斗战胜佛。孙悟空生性聪明、活泼,勇敢、忠诚,疾恶如仇,在中国文化中已经成为机智与勇敢的化身。

读完这本书,我知道:如果我们能一件事从头到尾,不管我们成功还是失败,只要我们尽力去做,这对我们说也是好的,因为我们去做了,而且已经尽力了。

摘抄读书笔记西游记篇2

读完《西游记》这本书后,我很惊讶!书中唐僧师徒四人在取经道路上团结战斗,百折不挠,不怕艰难困苦的精神很令我佩服。到现在的我都不敢想象那十万八千里的路,他们师徒四人竟然徒步而行,更令人吃惊的是,八十一个劫难,唐僧他们都安然度过。这又是什么原因呢?是靠孙悟空的七十二般变化,唐僧才安然无恙,来到大雷音寺取得真经的吗?不,不是的!

他们靠的是勇敢、团结和百折不挠的精神,靠的是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僧的奋力拼杀,靠的是唐僧在妖魔鬼怪面前面不改色的胆识和坚定的&39;取经信心!

在《西游记》里让我感受最深的人物是——孙悟空。孙悟空他本领高强,上天入海,腾云驾雾,呼风唤雨。这些对孙悟空来说完全不在话下,他也是我孩提时代的英雄,因为他会降妖除魔,力保唐僧去西天取经,他有一双火眼金睛,可以识别妖魔,他还有一件金光闪闪的武器——金箍棒,打遍天下无敌!

接下来,来谈谈我自己,想想唐僧,再想想我自己,简直就是天壤之别啊!每次放假后,看着那堆作业,我就总想着反正有那么多的明天,明天开始做吧。就这样,我一拖再拖,一直拖到快要开学时,我才着急。每次都是在开学前几天,“奋战”几天几夜,把自己弄得精疲力尽才勉强完成。

于是,我就立下誓言:下次放假一定按时完成作业!可是到放假后,就又把誓言丢在一旁了,怪不得老妈说我是“三分钟热度”呢!但是,看完《西游记》,我下定决心要像唐僧师徒那样有百折不挠、持之以恒的精神!

摘抄读书笔记西游记篇3

相信大家一定听说过“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三借芭蕉扇”“孙悟空大闹天宫”“猴王出世”这类的小故事吧?其实它们都选自于《西游记》这本书,《西游记》是我国的四大名著之一。这本《西游记》是明代小说家吴承恩所写的,他想通过孙悟空打妖魔之事来体现当时明朝的正义和邪恶势力,从而写出了这部名垂千史的名著。

《西游记》的主人公大家都很清楚,就是孙悟空、猪八戒、唐僧和沙僧这师徒四人。它讲述的是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一路上危机重重,一共九九八十一难。孙悟空一路斩妖除魔,虽然几次被师傅冤枉而被赶走,但在关键时刻还是少不了他的英勇表现。小说结尾是他们师徒四人各自成佛,取得真经,圆满回归。

四人中我最喜欢孙悟空这个人物。孙悟空他很勇敢,敢作敢为,不服输的性格跟我有些相似。另外他还是个神通广大的猴子,他能拿起重达13600斤的定海神针,也就是常在他手上被变大变小的金箍棒;他会七十二般变化:动物、植物、建筑、工具样样都难不倒他;他还会腾云驾雾,拥有一双能看穿妖魔鬼怪的伪装的火眼金睛。

在《西游记》里,每个人物都被描写得很精致,每个动作都描写得很细致。难怪会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

摘抄读书笔记西游记篇4

《西游记》是吴承恩写的,以神话为题材的长篇小说,以曲折的故事情节做衬托,用各种修辞手法造就了“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唐僧”四位维妙维肖,栩栩如生的人物。孙悟空的机智勇敢,骁勇善战;猪八戒的好吃懒做贪财好色,但他勇猛无比,是孙悟空的得力助手;沙和尚虽说天资愚笨,但忠心耿耿,任劳任怨;唐僧一心向佛,不惧困难,心地善良,但终归肉眼凡胎不识妖,多次被自己的“善心”所利用,但他向佛的诚心感动了上天,终于升天成佛,司徒四人为什么能够取得真经?是为他们有一颗坚持不懈,勇敢的心,才终使他们在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取得真经。

而他们为什么能取得真经的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如果说他们在取经的途中孙悟空因为师傅的误会而呕气回花果山继续当大王;猪八戒因为人间的美食,美色所引诱而回高老庄;沙和尚因为不满大师兄二师兄的欺负而回流沙河;唐僧因为路途的艰险而退缩了;那就没有我们今天所看到的西天取经途中精彩的故事了。

自从读了这篇小说,我的字典里又多了一个成语——坚持不懈,以至于我的人生每一次成功都少不了它。还记得我第一次学习自行车的时候,一个半晚,我推着自行车和我的教练爸爸来到小区的广场上,我骑在车上,爸爸扶着车为保护我,我的心“砰砰”的跳着。刚开始的时候因为我的身体不平衡,骑着车摇摇晃晃东倒西歪,像是喝醉了酒似的。甚至因为只顾看前方没注意地上被一只枯木绊倒啦我中重的摔在地上,膝盖都被磨破了皮。

不禁感叹∶学车真难!便想起了《西游记》中的四人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才取得真经,我这点算得了什么。重新站起来,再次骑上了车,双手紧握的车吧,双脚踏上脚踏板,继续练习着。车子不在摇晃,越来越稳,便停下车子向后边的爸爸看过,只见爸爸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耶,我终于学会了,这就是坚持的结果。

在一次拔河比赛中,即使顶着炙热的太阳碳烤着我们,汗水不断的从两鬓流下来,冒着手被绳子磨破了皮的痛感,我们也绝不放弃,再加上两旁拉拉队的呼喊声,激励着我们,这种动力使我们勇往直前,最终使得我们获得胜利!

直到现在我也一直履行着坚持就会成功的信念,在团队拔河中,即使顶着炙热的太阳,汗水不断的滴下来,手已经被绳子磨红的困难下,也绝不会放弃,所以才会在比赛中取得胜利。

只要大家坚信要勇于面对困难,坚持勇闯“九九八十一难”就会取到属于我们的真经。

摘抄读书笔记西游记篇5

《西游记》是我国的四大古典名著之一,作者是明代的吴承恩,我家里就有一本。这本书讲的是孙悟空大闹天宫后,被如来佛祖压在五行山下,后来和猪八戒、沙和尚一起保护唐僧去西天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最终修成正果的故事。

读了这本书,我觉得这师徒四人身上都有值得我去学习的&39;东西。

唐僧虽然手无缚鸡之力,但是他很善良、宽容,不管遇到什么困难,什么诱惑,都没有动摇去西天取经的信念,大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架式。他是一个“宝”,不管不人还妖怪,都想把他留下,或是吃了他,或是想和他成亲,但他只管念经,毫不妥协。不过他有一点不好,就是人妖不分,爱做烂好人,有时会让我看得义愤填膺。

孙悟空作为大师兄则非常厉害,他聪明、勇敢,而且神通广大,上天入地,无所不能,七十二般变化,样样精通。一路上忠心耿耿地保护唐僧,即使在打死了白骨精后被师傅赶走,心里还是想着师傅,捉弄了猪八戒后,二话不说就赶去救师傅。多少次唐僧失陷,都是孙悟空施展本领,拼尽老命,或是到处搬救兵,把师傅救出来,不亏后来成了“斗战胜佛”。

猪八戒虽然好吃懒做,对师傅还是很孝顺;而沙和尚他任劳任怨,不管多苦也没有一句怨言。这些都很值得我学习。

这古典名著果然名不虚传,我要继续把其它名著读完。

摘抄读书笔记西游记篇6

《西游记》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大家应该都对西游记这本书非常熟悉了吧,比如说:《大闹天宫》、《真假孙行者》、《三打白骨精》。作家吴承恩把这本书里的妖魔鬼怪表现得鲜活动人。故事里的师徒四人部分更是描写得十分精彩。如:腾云驾雾七十二变的孙悟空,懒惰好吃的猪八戒。淳朴善良的沙和尚还有慈悲为怀的唐僧。作者并且把他们取经路上的重重困难写得更为精彩、生动。每每拿起这本名著,我都会爱不释手。

在《西游记》中,我最喜欢神通广大,天不怕、地不怕的孙悟空了。瞧!他火眼金睛绝不放过一个妖魔,金箍棒下也绝不对一个妖魔留情,就算是至高至尊的玉皇大帝都要对他唯命是从。

虽然贪吃的猪八戒没有像孙悟空那样本领高强和正义感,但是猪八戒搞笑又可爱的形象总会在我们的脑海里历历在目、挥之不去。但是猪八戒也有一身的坏毛病,喜欢占点小便宜先不说,还非常怕困难,常常时不时地要打退堂鼓。但也因为书中出现了这样有趣的人物,《西游记》也就更加锦上添花啦!

在这重重九九八十一难里,师傅唐僧虽然没有大徒弟孙悟空的机灵,也没有二徒弟猪八戒的活络,三徒弟沙和尚的勤快,但是他品行端正、以慈悲为怀,所以才走过这坎坎坷坷和重重困难。

读了《西游记》,我受益匪浅。一本好书,总能让读者们回味无穷、流连忘返。所以我们从小就要多读书、读好书。别看我们人小,对祖国做不了什么伟大的贡献,但是,我们会发奋图强、努力向上,等长大了,做国家的栋梁、民族的希望。

摘抄读书笔记西游记篇7

《西游记》以丰富瑰奇的想象描写了师徒四人在迢遥的西方途上与穷山恶水冒险斗争的历程。孙悟空——一个天不怕,地不怕,富有叛逆性的英雄。他本是破石而生的猴子,一出世就使天上的玉帝也为之震惊。他发现了花果山水帘洞,为群猴找到了“洞天福地”,并尊为美猴王,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还去“云游海角,远涉千里”去访师学道,学一个长生不老之法。由于他聪明勤奋,终练就一身好本事,会七十二般变化,能一筋头翻十万八千里。后来,他冥冥中还知道有阎王爷管着,就大闹地府,勾销了群猴的名字。为取武器,他下龙宫,搅龙王献出重一万三千五百斤,能随意变大变小的“如意金箍棒”;唐僧——一个虔诚的佛门弟子,被人视为有德行、有禅心的高僧,长得相貌堂堂,丰姿英俊,身穿佛门锦斓异宝袈裟,手执九环锡杖,好似“活罗法下降,活菩萨临凡”;猪八戒——天蓬元帅,因调戏嫦娥获罪被贬,错投猪胎成妖,以相貌为姓,官名叫猪刚鬣,后随唐僧西天取经,法名悟能,又叫八戒,是使人感到可笑、可恼人物。师徒四人从唐都长安出发,遭遇了千难万险,历经了九九八十一难,故事以时间为经,以具体磨难为纬,由近而远,环环相扣。他们历时十几年,行程几万里,途经中亚、阿富汗、巴基斯坦,师徒四人最终到达了印度,取回真经。西天取经可以说是一次传奇的万里长征。

那么,唐僧师徒四人究竟去了哪些地方呢?书中告诉我们,他们走过了双叉岭、蛇盘山、鹰愁涧、观音院、黑风山、高老庄、云栈洞、浮屠山、黄风岭、流沙河、万寿山、五庄观、黑松林、平顶山、莲花洞、黑水河、三清观、车迟国、通天河、沉水宅、金兜洞、女儿国、落伽山、火焰山、祭赛国、木仙庵、小雷音寺、驼罗庄、朱紫国、麒麟山、盘丝洞、濯垢泉、黄花观、狮驼岭、比丘国、无底洞、灭法国、镇海寺、玉华寺、豹头山、玄英洞、青龙山、布金禅寺(天竺国)、雷音寺、御花园。

吴承恩叙述的这三十多个地名中,有的是真实的,但大多数是虚构的,在这些真实的地名中,五指山尤其引人注目。

五指山——如来佛的手掌——五指山十分有名,当年孙悟空一个筋斗来到了天涯海角却怎么也没想到仍翻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

真的有五指山吗?通过调查,我得知:五指山所处的五指山市位于海南省中南部腹地,平均海拔316米,总人口10.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7万人,市区人口5万人,总面积1168平方公里,下辖冲山、毛阳、南圣、番阳4个镇和畅好、毛道、水满、保国和红山5个乡及国营畅好农场。境内象征海南岛的五指山,被国际旅游组织列为A级旅游点,市区有太平山旅游区,黎苗风情观光区、黎锦生产基地和民族博物馆。五指山市还是黎族苗族歌舞表演和工艺品制作的主要发源地,是每年三月三庆典的最主要场所,旅游业已成为最具生机、最富活力的优势产业。五指山市境内森林覆盖率75%,森林中木本植物1400多种,高级珍贵木材150多种,还有名贵的五指山野生水满茶,五指山兰花100多种,野生动物524种,占全国动物总数的2%,许多生物物种属五指山区所独有,是天然的动植物园。

摘抄读书笔记西游记篇8

读了《西游记》这本书,我的感触颇为深刻,这本书的内容就似一幅画,妙趣横生,画中的人物感情,丰富多彩,有喜有怒有哀有乐。在感情丰富的故事情节中,又让我懂得了一些道理。

比如:唐僧被白骨精的妖术蒙蔽了双眼,误以为是悟空杀了三个好人,最后才发现是白骨精在作怪,那三个人都是白骨精变的,看到了事实的真相,让唐僧哑口无言。从这一句话中我明白了,不能只相信眼前的事物,一切都要有真凭实据,才能下断言,唐僧是不分青红皂白就埋怨悟空,这才错怪了好人。

这让我明白了,遇到任何事都要有清晰的头脑,仔细思考。不能妄下断言,还要沉着镇定,冷静。不能被一时的冲动,冲昏了头脑。要做一个遇事冷静的人。这本书还有更多的`知识等着我去发现,去探索。还有更多的知识等着我去学习。

学习就好似是要去取得真经。在学校里,有着形形色色的人。有的似猪八戒,好吃懒做,做任何事情都马马虎虎,有的则似沙僧,诚恳老实,踏踏实实。有的似孙悟空,活灵活现,足智多谋。而唐僧则是心地善良,不愿气馁的人。若我们在学习上能个个都是唐僧,孙悟空,沙僧,有对学习的信念,那一定会取得成功。

这是一本使我受益匪浅的书。

摘抄读书笔记西游记篇9

初次看《西游记》是在六岁时,那时只觉得很好看,里面的人物活灵活现,情节曲折,使我回味无穷。后看《西游记》是在十岁时,那时已懂事了,明白这故事里的真道理了也更加欣赏这本书了。这本书的作者是吴承恩,他是明朝有名的小说家。书中的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四师徒经过了重重磨难和各种考验,仍坚持到底,不屈服,顽强的与妖魔鬼怪斗智斗勇,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最终取得真经成佛的神话传说。《西游记》使我感受到世间的正与恶,和仅有敢于拼搏,坚持不懈才能取得成功的道理。

书中的四师徒各有各的特点,各有各的本领,为这本小说平添了几分魅力。唐僧是这本小说中最主要的主角,他胆小、唠叨、不分善恶,但他却始终是善良的,一心向佛,在困难面前不放弃,成为了旃檀功德佛;孙悟空是个性急、淘气,但始终忠于师傅,即使是被赶走了,也很关心师傅,每次总是又回来了,他英勇善战,火眼金睛,应对妖精总也不退缩,终成斗战胜佛;猪八戒原是天上的天蓬元帅,后因犯色,而被贬下凡间成猪,也随唐僧取经,途中经常说要各奔东西,还老是贪恋美色,好吃懒做,却始终对师傅不离不弃,武功虽不如孙悟空,但着实也是一个好徒弟,最终成为了净坛使者;沙僧原是天上的卷帘大将,因为打破了王母的硫璃盏,后将功赎罪,随唐僧取经,他的功夫是三个徒弟中最差的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对师傅的话言听计从的徒弟,他水下功夫却是三师徒中最好的一个,也成了金身罗汉。

读完这本书是我真真正正体会到了原先要想做成功一件事是多么的不容易,是要付出很多心血,也是需要坚持到底的,仅有肯下功夫,肯花时间,认真的做就必须能够事半功倍

摘抄读书笔记西游记篇10

今天,闲来无事,网络让我觉得有些枯燥,躺在床上眯着眼,却又睡不着。抬眼看到床前的.的电视机,好久没看过了,感觉有些新鲜。

于是,便打开了电视,恰巧正在播放的是大型电视连续剧《西游记》。说实话,这部电视剧我看过不下于七八遍了,可经典终究为经典,总是让人回味无穷。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再看看吧,这集演的则是收服黑熊怪。这些剧情以前看过很多次,现在几乎都能背下来了,可今天又回味经典,觉得给我一种不一样的感觉。以前都是看剧情,看他们师徒四人一路如何降妖除魔,客服种种困难,看孙悟空的神通广大,看妖怪如何诡计多端。现在看着看着,觉得仿佛有了一层更深刻的道理,它主要想告诉我们孙悟空他们师徒四人的一种精神,同恶势力或者是现实的困境做顽强的斗争。只要持之以恒,不断坚持终会修成正果,见得光明。

不管是故事还是长辈们以前对我们说过的话,可能那时候的我们只是能听懂,理解其中大概意思,现在如若能回想起来,每段每句都是意味深长的。可能是因为我们长大了,经历了,用心去感受了。

摘抄读书笔记西游记篇11

在一本本精彩的书中,我最喜欢《西游记》这本书了。书中的人物栩栩如生,活灵活现。

孙悟空,猪悟能,沙悟净,唐僧这四个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各不相同,恰成了鲜明的对比。下面我来介绍一下书中的人物吧。孙悟空原是海外东胜神洲中,花果山上的仙石里崩裂而出的时候。后来他在众猴的建议一下去拜师学艺,学会了长生不老术、七十二般变化、十万八千里的筋斗云等本领,得道成佛后被追封为“斗战胜佛”。猪八戒原是天蓬元帅,因在王母娘娘的蟠桃盛会上喝醉了酒,调戏嫦娥仙子儿,被玉帝打入凡间投胎,不料错投猪胎,成了半人半猪的怪异模样。虽然猪八戒为人好吃懒做,贪财好色,爱睡懒觉,幽默滑稽,但对人情感真切,视如己出,取经路上成了调和师徒之间纠纷矛盾的中间人,取得真经后被封为“净坛使者”。唐僧,原名陈玄奘,赐名唐三藏,他和齐天大圣孙悟空,天蓬元帅猪八戒,卷帘大将,沙悟净,还有被称为八部天龙的白龙马他们几个团结一心,努力克服取经路上的重重困难。

在经过九九八十一的磨炼的同时,师徒四人加上白龙马,凸显出了许多令人赞叹的高贵品质。唐僧一心信佛,面临极大的诱惑,却还是原守佛规,从不逾越。孙悟空虽然遭到师傅的误解,但一直守候着师傅,赤胆忠心,屡次救出师傅,爱打包不平,勇于追求自由。猪八戒虽然贪吃,贪恋美色,但总在最危急时刻挺身而出,营救师傅。沙僧虽然在三个兄弟中很少出头露面的时候,但他总是默默地做着苦力,默默地担任着后勤部长的角色。白龙马在唐僧变成猛虎的时候,成功搭救了唐三藏,这些高贵品质成为了人们所追求的目标。

我下定决心一定要拥有这样难能可贵的品质,灵活运用在生活中。

摘抄读书笔记西游记篇12

《西游记》以孙悟空保护唐僧去西天取经为线索,一路跟妖魔和险来年自然环境作斗争,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取得真经的故事。

读了这本书,使我受益匪浅。它让我懂得一个道理,那就是想要办成一件事,必须大家齐心协力,团结一致才能成功。我们知道孙悟空不仅会七十二般变化,还有一双火眼金睛,但他也有缺点,不会游泳。所以水下抓妖必须靠猪八戒和沙和尚,唐僧虽没有法力,最终历经艰辛取得真经。

我们要学习他们四人那种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积极乐观的斗争精神。通过《西游记》使我领悟到办成一件事,并不是这么容易的。就好像我们的学习,我们每一天的学习过程又何尝没有困难呢?我们写作文、学数学、学英语等等,又何尝不是九九八十一难呢?在战胜困难的过程中,就看到了成功;在这过程中,我们必须要有坚定的信念和团结的精神,就一定能成功。这就是我读《西游记》从中得到的启示。

在学习上,我们也要勇敢,不要因为一些作业上的小难题,成绩上的小挫折就把自己给打败了,我们应该用勇敢来应付它们,消灭它们,把它们占为己有……

记住,胜利的曙光只属于勇敢者。只要勇敢,我们就已经向胜利迈出一大步。《西游记》不仅故事情节好看有趣,还蕴涵着一个道理,做任何事要团结一致,努力向前。

摘抄读书笔记西游记篇13

他们四人的性格各有不同,孙悟空两大特点就是英勇和喜欢自由,闯龙宫、大闹天宫、闹冥司,那里没他的身影,他不怕困难,戏妖怪,玩魔鬼有何不敢。一旦师傅被抓他都会想尽各种方法来挽救师傅。这一点值得我们学习。

而唐僧是一个啰嗦的人,可他尽管啰嗦,他也是一个心地仁慈、富有同情心的人。但他有时却很顽固,是非不分。不过他的心也太仁慈了,就连凶残、没有人性的敌人也可以原谅。

猪八戒,大家都知道他好色好吃好睡。他一遇到困难就退缩不像孙悟空那样英勇。

那最忠诚的就是沙僧,他为人有礼忠厚老实,他没有向往什么,只是像一心取到真经。

西游记里的师徒四人克制克难取到了真经这不正像我们学习吗,只要努力了,不管是什么困难,都要去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爱迪生不是说“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才能成功。”是呀,所以世界上没有做事,只有走不完的路。一部众所周知,百看不厌的名著《西游记》,赢得了不知多少人的喜欢。也是这部名著使我的生活充满了兴趣。

悟空,许多儿童的偶像,他乐观,聪明,英勇,充满了斗争精神;然而与悟空相应成趣的是他的师弟猪八戒,他身上有许多的小缺点,却也有许多的优秀的品质;和悟空,猪八戒这一猴一猪比起来,第三为土地沙和尚就成了不可缺少的配角;唐僧虽说是取经的指导人,却总是太慈悲,不分清红皂白地训斥悟空,不明不白地就掉进了妖怪的.陷阱。

这部名著给了我很多其实,那就是:为了实现我们的愿望,到达自己的目的,我们必须艰辛奋战,长期坚持,英勇地战胜一切敌人,不可知难而退。我们只要踏出了第一步,那么就要去走第二步,第三步……记得我参加过一个演讲比赛,知道教师不是说我这演讲的不要了,就是那出错了,气急败坏之下,我做出了一个过后让自己懊悔的决定,那就是退出比赛。想想《西游记》里的四个人,再看看自己,多大点困难,我就不够英勇地去克制,去战胜,怎么可能获得成功?

《西游记》是我国的四大名著之一,已经成为家喻户晓的一本书,并且被翻译成多国语言,在国际上也享有一定的知名度。这还真是要谢谢吴承恩,他为中国留下了珍贵的文化财产。在西游记中所描绘的一个个画面都给我留下了深入的印象。

比方说,唐僧师徒四人在取经路上遇到了九九八十一劫难,可在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和尚的保护下的唐僧还是获得了真经。从这个故事中,我觉得孙悟空是一个对师傅尽忠尽职,对妖精冷酷无情的人。

每一次读,我都从《西游记》中的一个个精彩的故事中懂得了许多道理。例如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因为唐僧不相信孙悟空打的是白骨精,也表达出了白骨精的贪心狡猾,所以把孙悟空赶跑了,最后,害得自己被妖精捉去了。这让我懂得了人与人之间要互相信任,不能被外表现象所迷惑。唐僧拿到假经书的故事,是因为唐僧太信任佛教自己,没有防范之心,从而上了那两个弟子的当。这让我学会了咱们不能轻意相信,咱们不认识的人。另外还有唐僧师徒四人,齐心协力共同度过难关,还救了东海公主,让我明白了咱们每个人都要同心协力,才能度过难关。

自从读了《西游记》后,我明白了不管咱们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只要大家同心协力,同舟共济,就能克制一切困难。

摘抄读书笔记西游记篇14

当我每每翻开《西游记》时,总有不用的心情,在四大名著中,《西游记》是最生动活动的,文中曲折的故事情节和唐僧师徒四人的离奇经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映象。本书作者吴承恩为读者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一路上历尽艰险。降妖伏魔经历了九九八十难取得真经的故事。真是这离奇的故事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心,同时也是这我国的四大名著之一。

《西游记》塑造了四个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唐僧——一心向善,诚心向佛,顽固执着;孙悟空——正义大胆,本领高超;猪八戒——贪财好色;沙和尚——心地善良。这四个人物形象各有各的特点,性格各不相同,恰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使我不得不佩服作者。其中我最喜欢的便是神通广大的孙悟空了,正是因为他技艺高超,神通广大,一路上保护唐僧取得真经。同时他身上直至取得真经后,他还有着一些小小的叛逆心理,以及他敢于与强大的势力作斗争的.勇敢精神,令我十分欣赏。书中唐僧师徒四人历尽九九八十一个磨难让我联想到了他们心中的那份执着,不畏艰险,锲而不舍的精神。这着实是一种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再想想自己的古筝,硬笔和中国舞都半途而废,前功尽弃也我也觉得可惜。我不禁惭愧自己为何当初不能向他们一样坚持到底呢?我想着也许就是我所缺少的,只要我能把一件事从头到尾去做,不管我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只要尽力去做了,这对我也是一种成功!

随着年龄的增长,《西游记》给我得不再是对神话的幻想。感谢吴承恩,是他用他的无限想象力为我们编织了一个美丽的梦,一个充满离奇,曲折而又梦幻的梦……

摘抄读书笔记西游记篇15

《西游记》是四大名著第一,吴承恩写的,不管在当时还是在现在都十分有名。

《西游记》讲述了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师徒四人,外加一匹白龙马,经历并解决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取得真经的故事,我最喜欢的,人是主人公孙悟空,小说一开头就有交代,主人公孙悟空的不同,凡响的来历又交代了主人公孙悟空顽皮勇敢渴望权威的性格,更为下文孙悟空不服天庭统治,大闹天宫的事情做铺垫,而且为这部小说奇幻瑰丽的浪漫风格,奠定了基础。

我最喜欢的一章是去第79回,这一回写了孙悟空一行人来到了比丘国,就发现国王的三个忠臣全是妖怪,就借比武的名义除掉了它们三个妖怪,在这段比武中,这不仅仅是神话,而是众生脸谱相小说把这些可笑可恨可耻可怜的社会社会现象,一下子撕裂开来,十分真实,而这一段作者调侃的笔目无处不在,当南极老人收服妖怪之后,给了几个火早让国王治病黄的,并立刻就治好了,八戒一看他也想要杰克,可是老人却说今天没有带,改日再多给你几颗火枣,只言片语就刻画出南极老人的吝啬与圆滑,老到不符合仙翁的身份,西游记这部神话小说不仅仅是一个小说,一个故事,一个神话,还有泄露了当时的社会状况,孙小说来看作者,把虎狼羊猪猴拟人化,自然而然的加上了童话色彩,十分信读者,这也是我喜欢这本书的原因。

摘抄读书笔记西游记篇16

《西游记》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故事描述了唐僧师徒四人历尽磨难,去西天求取正经的过程。

文中写了武功高强、机智聪明的孙悟空,一心保护师傅,即使在“三打白骨精”时被师傅误会,以为错打了好人,也不记恨、埋怨。贪吃懒惰的猪八戒,整天游手好闲,勤劳善良、从不怕苦的沙和尚。还有整天唠叨,但从不伤害无辜的善良唐僧。

我最喜欢文中的沙和尚,因为他不怕吃苦、任劳任怨,一路挑着沉重的行李,从不喊苦。在学习中,我们也要有不怕吃苦的精神,遇到困难要勇敢地去面对和找到解决方法。

从这个故事中我学到了,一个人不管做什么事,都要坚持不懈、勇往直前,那么胜利终究是属于你的。我们现在的任务就是要好好学习,长大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摘抄读书笔记西游记篇17

《西游记》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博大精深,作者是明代小说家吴承恩。书中主要讲了唐僧师徒四人不畏艰难险阻,克服九九八十一难,最终取得真经的故事。《西游记》是许多人的童年回忆,几乎每个人都读过这本书。这个假期我重读《西游记》,则领悟到“什么样的团队才能取得真经”这个道理。一个好团队想克服困难取得成功,需要具备性格互补、有共同的目标及团队的核心、团员的相互信任四个条件。

在《西游记》中,四个人性格迥异,却又能进行互补,从而相互扶持,最终顺利取得了真经。例如,在“三打白骨精”中,孙悟空因打死妖怪被唐僧驱逐回花果山,按他刚强和不服管教的性格不会回到取经路上了。这时候就需要油腔滑调的猪八戒劝说他回来,甚至是靠撒谎把孙悟空劝了回来,不然后面说不定唐僧早就被黄袍怪吃掉了。再比如,猪八戒好吃懒做,在金银角一难中猪八戒在巡山时打盹,就需要勤劳的孙悟空来监视他。

《西游记》里,四个人都有共同的目标:取得真经。如果有人动心放弃,整个团队立马会土崩瓦解,四人都是必不可少的。猪八戒就常嚷着要解散、分行李,多亏孙悟空还惦念着跟师傅取经,团队才没有解散。而团队的核心毫无疑问是唐僧——三个徒弟的师傅,也是“团魂”。唐僧代表着团队的目标,就是要取得真经,这支撑着他不被任何妖怪迷惑,甚至是想跟他结婚的女儿国国王。更重要的是三个徒弟都是被唐僧救的,与他有师徒之情,唐僧才是团队的主角。要是唐僧动了别的心思,三个徒弟没了支柱,也会各回各家。

师徒四人的互相信任也十分重要。如果四人各怀鬼胎,互不信任,也早就散了。比如火焰山一难,悟空独自去借扇。假如猪八戒觉得他已经被妖怪抓走了,团队里没有了最担当的大师兄,自然也会跑掉了。

《西游记》想象瑰奇,寓意丰富,里面也塑造了一个最标准的好团队。虽然现实可能不会如此,但越接近,团队也就越完美了。

摘抄读书笔记西游记篇18

《西游记》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是一部老少皆宜的作品。其中充满了离奇,精彩的神话故事,每每读起《西游记》,老是会情不自禁地溶入那精彩的情节之中。

记得小时候,常问妈妈,“我是从哪里来的。”妈妈总是笑了一笑,摸摸我的头,说:“你啊,是从石头里蹦出来的。”我想,大概每个孩子都得到过这样的答案。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是孙悟空。

我们可以回想自己的童年,捧着一本《西游记》的连环画,津津有味地看着,当孙悟空打败了妖精,我们总会为他欢呼;当他受到了冤屈,我们也会感受到一种深刻的共鸣;当孙悟空被唐僧误会,被逼回花果山,继续当他的齐天大圣,但当唐僧遇到危险,猪八戒赶到花果山向孙悟空求救时,他也毅然去救唐僧。记得那时候看连续剧,当看到此片段时,眼中便充满泪水。因为我知道,当时的我就是孙悟空。

这只活蹦乱跳的小猴子就好像是我们的化身。当他从石头里蹦出来的时候,就象征着一个小生命的诞生。当他在花果山上无忧无虑地和群猴们玩耍时,就好似我们那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多姿多彩。当孙悟空大闹天宫时,就好似一个调皮的孩子,不小心跑进了大人们的世界,并且搞得一团糟,大人们想哄住他,便封了他个弼马温,没哄住。又封了个齐天大圣,还是没有哄住。而后如来出现了,伸出他的飞掌将孙悟空束缚在五指山下。严慈的父亲,终于压服了他调皮的儿子。度过了漫漫的五百年后,观世音的出现给了孙悟空新的希望,踏上了漫漫西天取经之路,也踏上了漫长的人生之路。

唐僧师徒四人在前往西天取经的路上,共遇到了九九八十一道难关。这就好像我们成长道路上布满荆棘。最终,他们战胜了难关,取得了胜利。“功夫不负有心人”这句话用在他们身上是再恰当不过。而我们,只要有不怕困难,坚持到底的决心,也会取得最终的成功。

由此,我想到了我们的学习。学习就好像是要去取得真经。在学校里,有着形形色色的人。有的像猪八戒,好吃懒做,做任何事情都马马虎虎,有的则像沙僧,诚恳老实,踏踏实实。有的像孙悟空,活灵活现,足智多谋。而唐僧则是心地善良,不愿气馁的人。若我们在学习上能个个都是唐僧,孙悟空,沙僧,有对学习的信念,那一定会取得成功。

随着年龄的增长,《西游记》带给我们不再是对神话的幻想,它令我善良,宽容,嫉恶如仇,有面对困难的勇气。

摘抄读书笔记西游记篇19

一)顽皮机智的孙悟空

花果山是孙悟空的诞生之地。美丽的山水、飘香的花果养育了聪明机智富有灵性的悟空,也造就了他不惧任何艰难险阻的大无畏精神的英雄气概。在他被压在五行山下之前,确是一个天真浪漫、调皮任性的“野猴”。且看他的屡屡“战功”:夺走老龙王的镇海之宝——定海神针;游乐地府撕碎阎王爷的“生死簿”;大闹天宫,高喊玉帝为“玉帝老儿”;回归花果山,高挂的旗号是“齐天大圣”……这个时期的孙悟空正如林语堂老先生所说的那样:“他代表了人类精神中最顽皮的部分”。但是从五行山下出来以后的悟空,虽说是顽猴的“劣性”不改,但那让他头晕目眩的紧箍咒使得他归顺、听话了。孙悟空的超级本领在这时才有了用途,一路保驾师父到西天取回三十五部真经。

其实这也是悟空聪明机智的一面,如果不听话,就要上“紧箍”,甚至被赶回花果山,完成不了保驾师父西天取经的任务。林语堂说这代表“不甘约束的人类精神与神圣的规范之间的冲突”。孙悟空——美猴王,聪明勇敢的化身,我们心中崇高的形象。

(二)功利憨厚的猪八戒

提起《西游记》中猪八戒,人们总是将他与“好吃懒做、自私自利”,“损人利己、见利忘义”等不好听的词汇联系在一起。的确,猪八戒也干过“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事情。在“猪八戒吃西瓜”这一情节中他的这一特点表现得最为突出。你看他为了自己的利益(口渴),总是在一次次地原谅自己的贪婪(先后吃了悟空、沙僧、唐僧的西瓜),最后掉进自己设置的陷阱里。(在一个个西瓜皮上摔跟斗)

但在为师父西去取经的曲折道路上,虽然没有悟空神通广大的超常本领,却也立下了不少战功。你看他在智取芭蕉扇、四探无底洞、大战盘丝洞中,真是悟空斗魔降妖的好帮手。猪八戒,是吴老先生笔下的一个戏剧性人物,虽然有着许多的缺点,而我们一点儿也不觉得他的丑陋和厌恶。相反地,在他的这些缺点背后,透露出来的憨厚老实富有人情味的一面,却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正如林语堂先生所说他是一个“充满人欲的艺术形象”。猪八戒,让我们觉得可亲又可爱。

(三)严格执着的唐僧

唐僧取经原是一个真实的历史事件。唐太宗贞观年间,僧人玄奘不顾禁令,前去天竺国取经,费时十七年,经历百余国,克服了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终于取回真经,影响深远,为我国的佛教文化做出了巨大贡献。而在《西游记》小说中,作者把唐僧这一坚韧不拔、执着追求的性格进行了进一步地刻画,成为多少人为之学习的楷模。作为师父,他对徒弟要求很严,经常教导徒儿“要以慈悲为怀”。

大徒弟尽管机智不凡,本领高强,但在连伤“良家三人性命”后,师父也不能顾及情面,而将他逐回老家;作为僧侣,他行善好施,为民除害,为人们播撒着善良的种子;作为求学者,令人们赞叹不已的是他那坚强的意志和执着追求的精神。他不仅对徒弟要求严格,而且也从不懈怠自己。不为财色迷惑,不为死亡征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坚强信念,使他终成正果。唐僧,给我们的启示是:“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四)忠心耿耿的沙和尚

沙和尚是唐僧取经途中的一个忠诚卫士,也是让师父操心最少的一个徒儿。肩挑千里重担,没有半句怨言。师兄闹矛盾时,他从中调停和解;师父遇难时,他挺身而出,以死相救。尽管平时少言寡语,但在保护师父的战斗中冲锋陷阵,英勇无比。沙和尚,忠心耿耿任劳任怨的态度,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55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