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伤逆流成河有感
写读后感可以让人们了解到不同读者对同一本书的感受和评价,从而更好地认识自己的理解和感受是否全面深刻。悲伤逆流成河有感怎么写才规范?下面给大家分享悲伤逆流成河有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悲伤逆流成河有感篇1
今日,我读完了《悲伤逆流成河》这本书,在读的过程中,我为易遥流过同情的眼泪,也为她流过不值的眼泪。
在这个故事的最终,易遥她选择了死亡。我觉得:易遥的选择是能够理解的,因为当一个人的生活真的只剩下悲伤,期望早已不见,活着只是做无谓的挣扎时,选择死亡也许是一种解脱。而对于故事里的易遥来说,正是如此。易遥的父亲在他年幼时就狠心离弃她和她的母亲;以往那个视她若珍宝的母亲也变得愤世嫉俗了,成了街坊口中的婊子,对她更是不时地白眼和打骂。她被同学排挤,书包被扔进脏水池里,为了捡书包差点淹死;她听父亲说:“你以后别再来找我了。”她听母亲说:“你死了最好,死了都和我没关系。”她听唯一关心自我的朋友说:“你去死,你去死,你去死……”那么多那么多残酷的言语和行为,那么多的苦难,世界对那时的易遥来说,就是一个阴暗的地狱,没有人能够在那里生存,所以,她最终走向死亡是注定的。
看着易遥那种种的苦难,无奈和残酷的生活,我除了悲天悯人之外,更多的是知足。和易遥的生活比起来,我们的生活就是天堂,天天欢乐的生活着。不像易遥一样,自我的出生都是剩余的。
悲伤逆流成河有感篇2
《悲伤逆流成河》就知道这又是一部充满悲伤的作品,看完全文果然又是一部让人沉浸在悲伤中的作品!唯一于以往不同的是,他的写作风格转型了。
从以前那些华丽而忧伤的文字转变为简单直白的描述、但却更加触动人心。那些字字见血的简单平和的语句和字里行间浸透着的悲伤,让读者的心像被猛地戳了一下生生地作痛。编者在序言中写道!“这本书如果发表在年前会立刻在文坛掀起波澜。
如果发表在十年前也会在文坛引发骚动。”我也觉得应该是这样,作者用简单的对白将单亲家庭的血与泪,将暴富家庭的虚伪和抓狂表现得淋漓尽致,将少年少女心中的压抑与疼痛描写的入目三分。
尤其描写两个女主人公死的时候,一个用短信做了死的宣告,鲜血带着甜腥的味道;一个从楼上轻轻一跳,像影子一样砸在地上。她们的死像蝴蝶一样轻盈柔美,而正是这样的轻盈柔美才让我们感到更痛。
本书的主人公齐铭有一颗善良之心。把他人的痛苦揽在自己的身上!但是塑造了易遥这一形象,使王子般的他显得懦弱无助。他想把易遥从无尽的黑暗深渊拯救出来,但却无能为力。反而一次次让她陷得更深。到最后只得选择远离她而去,因为他认为这女孩丢掉了原本干净纯洁的东西。殊不知这只是她对这个“肮脏世界”的反抗。
人的忍耐是有限度的,易遥从三次忍耐一次反击到后来的一次忍耐三次反击、包括她所伪装出来的冷漠、刻薄,甚至是恶毒都只是她对周遭虚伪的世界和人们的反抗。
她活下去的勇气,只是因为齐铭的关心、信任和支持,所以当齐铭也不信任她时,她选择了死在他面前来换取她的信任和表明自己的清白。用生命来做赌注,这就是一个必输的赌局,然而输掉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两个人的生命。这本书从一开始就让悲伤黑暗浮出水面,偶尔送来一阵温暖来迷惑读者的心。
结果却是揭开真相后更切肤的疼痛。顾森湘和顾森西这对姐弟的出场,就像是清新干净的百合,让人以为会有一个好的结局。结果他们却成了悲伤哀痛的陪衬者!让悲伤更刺痛人心。既然书名叫《悲伤逆流成河》就表明我们战胜不了悲伤。
悲伤逆流成河有感篇3
看完这本书给我最多的感觉是现实——赤裸裸、残忍而又过分的现实,这本书中的社会过分的残酷。人物的刻画很鲜明的让人心疼,让人能充分体验到什么是世态炎凉,什么是人情冷暖。而在这本书中寒冷是远远大于温暖的,而残余的温暖也会在最后变成寒冷。
易遥是最让人同情而又心疼的。在作者塑造的四个主角中,我最喜欢的也是易遥。她虽堕落也因环境而起,这样的性格能充分展现环境的残酷。她的堕落也许是对冰冷家庭和周围环境的绝望,从而想彻底的埋入黑暗,也许是由青春期女孩情窦初开的好奇引起的,这都是一种矛盾却又真实存在的现象。易遥一开始也许只认为自己是依赖齐铭的,把他当成了生命中仅存的温暖。当齐铭走向顾森湘的时候,易遥的世界彻底沉在了黑暗中,她既无助也为齐铭的新生而祝福。她和齐铭就是两条从一个端点射出,却走向不同方向的射线,不可能有结果。
齐铭是既让人爱又让人恨的。易遥爱他,她也爱易遥,可谁都没有说出。齐铭对易遥的关心、心疼都让人感动,但他却逃脱不了母亲的桎梏。在林华凤晕倒时,母亲的威胁中,易遥的无助时,他选择了他的母亲。他放弃了易遥,走向顾森湘,留下易遥一人面对黑暗。但是不得不说他是迷茫的,到最后他都不知道自己爱的是谁。但我更愿意相信他爱的是易遥,易遥的世界真的不能没有他。
顾森湘,我对她并没有太多的感情。我不知道她骨子里究竟是好还是坏。她是一个好姐姐。正如顾森西所说,顾森湘纯洁的犹如百合,可是在这样的社会里过多的纯洁注定了悲剧。她不是白莲,因为她没有白莲出淤泥而不染的气质,一点点的肮脏足以颠覆她的整个世界。她没有易遥的坚强。易遥可以在黑暗中苟延残喘的活着,而她不能。她和齐铭都是优秀的极端,但是他们并不一定适合。
顾森西,他和易遥一样是“恶劣”的极端。他对易遥的好感也许只是同病相怜的感觉,这种好感并不是爱。他和易遥也不适合,两个堕落的人在一起只能更加堕落,他们在一起也只能互相慰藉。
林华凤和李宛心都是这个残酷社会中典型的市侩之人。她们都是尖酸刻薄的。林华凤将对易遥父亲的恨都转嫁在了易遥的身上,却无法否认她是自己女儿的事实,所以他对易遥始终是有爱的。她出卖身体为易遥赚取学费,她死后那信封上对女儿的爱称“遥遥”足以表达心中对易遥的爱。她骗易遥说学费是她父亲出的也是想在这黑暗中苦苦挣扎,抓住那唯一的一点点阳光罢了。李宛心和顾森湘的母亲都是喜欢优秀的孩子,也勉强可以定义为“趋炎附势”,这样的母亲并不是一个合格的母亲。她们在对待他人的态度上也是可恶的,并没有真正掌握母爱的定义。
易遥,顾森湘,齐铭,他们最终的结局都以悲剧收场。自杀对于他们三人来说都是一种对生活的绝望。顾森湘的单纯性格决定了她不能被一点点的肮脏沾染,甚至可以说她是怯懦的,面对肮脏的世界不够坚强。而易遥她在面对恶劣环境时并不害怕,她只是不能容忍朋友和所爱之人对她的不信任,或许应该说她不能容忍黑暗中没有温暖,没有爱。而齐铭他应该是对自己的世界感到迷茫,也为事态炎凉而感到无奈。也许他至死都不知道自己究竟爱的是谁,究竟为谁而死。
看完这本书是让人在悲哀之余禁不住的感慨。不由得对这几条年轻的生命而感到惋惜和心疼,却也无能无力。情不自禁的重新展望我们的世界,是否也有如此凄凉的一面……
悲伤逆流成河有感篇4
生命被书写成潦草和工整两个版本,再被时间冲刷得褪去颜色。难以辨认。
两家只隔着一面墙,却生活在两个世界里,每天都能看到的熟悉的面孔,却又抑制不住的伤悲。
她,易遥。她的一生都在痛楚中度过,命运就像一条黑色的长鞭,一下下的在她的痛楚中打下去,她的痛楚似乎已不可抹灭,成了悲伤。18岁的她,在自杀中结束了生命,这个已承载了她无数无奈、痛楚的世界,因为尊严、信念,忽然让她觉得这个世界的“肮脏”和无法信任。
他,齐铭。一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一个老师偏爱,父母疼爱的温室花朵。却是时时刻刻看到易遥那无法抹去的悲伤。自己的女友顾森湘为自己而死,一无所有的易遥被自己所不信任,当成了凶手,最后自杀死去。一时间,顾森湘、易遥的悲伤化作河流逆流进了他的心底。
这并不是讴歌什么爱情故事,是现实生活中无法避免的一种宿命。
书中的主人公,或许认为死是从悲伤中解脱出来的好办法。
总有一缕悲伤属于你,你拥有家财万贯也好,你是平民也好,都有一种悲伤在自己的心底。
有一种不可抹灭的痛楚叫悲伤。虽然如此,我们或许不该像书中的主人公那样向命运低头、向残酷的现实低头、向悲伤低头!
有一种不可磨灭的痛楚叫悲伤,但有一种可以弥补悲伤的方法叫坚强!
悲伤逆流成河有感篇5
提到校园,大家脑海里浮现的大概都是阳光灿烂的校园生活。没错,校园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然而这样美好的圣地,也有不为人知的一面——那就是可怕的校园暴力。
读了《悲伤逆流成河》这本小说,我既同情主角易遥的遭遇,又深深的感受到了校园暴力的可怖。冬天被泼冷水、嘴里被塞粉笔灰、被周围的同学冤枉成杀人凶手……无情、可怖的校园暴力直接造成了一个花季女孩的香消玉殒。
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少有这样的例子。但是我们却要提防校园暴力,因为校园暴力的可怕不是我们能够比拟的,这一切都是人心在作怪。有的人看到别人遭受校园暴力,仿佛是在看戏剧一般;有的人则是冷眼旁观,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模样;更有甚者,把它当作乐趣一般,加入其中。受害者是可怜的,校园暴力则是可憎的。我们应该防微杜渐,阻止每一起校园暴力引发的事件。
用更多的目光去关注校园暴力,加强管理,从根本上把校园暴力从我们的生活中剔除,才能还我们一个美丽洁净的校园。希望不会有更多的“易遥”出现在我们身边。
悲伤逆流成河有感篇6
上个月,我看了这么一本书,或许是它的标题吸引着我,或是它的作者名声波及到我。是我就这么的读上了它,它就是《悲伤逆流成河》。书中讲述着一个包含着黑暗、繁复、沉重、压抑、细密、锐利这些名词的少年青春故事。和着书店中卖着的青春小说或许有些相同,都统概着如火的青春。
王子型的的男主角,灰姑娘般的女主角,青春小说中的典型故事主角。后来的结局都是美满的幸福的在一起。但在《悲伤》中这却是另一种结局,父亲的离开妈妈的毒骂同学的每天的冷眼热嘲,使着女主易瑶戴上了“灰姑娘”的角色。然而女主的性格便变得坚强与世孤立而又敏感使着有着“王子”角色的齐铭要想着相信着自己可以将易瑶救出黑暗之中。但渐渐地事与愿违。毕竟这本书叫《悲伤》。对于王子型的名铭的一次次靠近,只让易瑶感到一丝温暖而又掉进更深的冷境中。或许真是生活中的各种荆刺塑造着一个坚强的女主角易瑶。虽在后尾而因他人不信任而瓦崩的坚强,选择一跳而结束自己的生命。
就这么几个如同我们和我们一样花样年华的他们却在这本《悲伤》中遭遇着不幸,接触着这世界的黑暗。都是我们不愿看的。和他们相比,我们是有那么的幸运,生活在这光明里。好好去珍惜生活中的一小细节快乐,温暖的感动,就这么一小细节,在这本书中易瑶身上应该是放大的。让我们在将遇见如同书中的黑暗时,可以回想,我们曾经拥有过啊,拥有过那快乐,幸福年华。
悲伤逆流成河有感篇7
一口气读完了郭敬明《悲伤逆流成河》,只觉得读这本书有像以前看过的《梦里花落知多少》和《纪城》那般好。直至此刻,我依然能够清晰背出上两部书中我自认为优美的名子。
《悲伤逆流成河》看到最动容的时候,我也会感觉鼻子酸酸的,似乎有眼泪要流出来,但眼泪终於还是没有流下来,不是祂描述得不够悲情,只是很多时候觉得易遥会有最後的结局,虽然有很多原因都是别人的不理解和对她残酷无情的摧毁。但是她自己犯下了不可能挽回的错误。
若当初她不是怀了李哲的小孩,她怎样会有後面一系列的杯具呢?在她最需要帮忙的时候,与她朝夕相处的同学,不但没有谁伸出手帮她一把,相反的,她理解的只有别人的冷嘲热讽。
作者笔下的生活太阴暗,连开篇也这样写道:
拉开门,浓重的雾气朝屋里涌。头顶是深冬里飘荡着的白寥寥的天光。
还是早上很早,光线来不及照穿整条冗长的弄堂。弄堂两边堆放着的箱子,锅,以及垃圾桶,都只能在雾气里浮出一圈浅浅的灰色轮廓来。
两个人走向光亮的弄堂口,消失在一片白茫茫的浓雾里。
该怎样去形容自己所在的世界。
头顶是交错而过的天线,分割着不明不暗的天空。云很低很低地浮动在狭长的天空上。铅灰色的断云,沿弄堂投下深浅交替的光影。
每一天放学上学,经过的必须是这样一条像是时间长廊般狭窄的走道。头上是每家人挂出来的衣服,梅雨季节会永远都晒不干,却还是依然晒着。
结局的时候,易遥跳楼自杀了,如果是我,我想我也会选取死亡。
悲伤逆流成河有感篇8
齐铭陪着易遥一起慢慢长大,看着她一路跌撞、一路受伤看易遥的目光被悲伤拉长。看的我的眼睛湿漉漉的,心随着故事的走向一会明媚一会忧伤。
这本书看的实在是太虐心了,为什么那些恶意、黑暗怎么也不肯放过路遥呢?齐铭就这样无能为力、充满忧伤的看着易遥被伤害、被中伤,在易遥喊:“救我”的时候义无反顾的去帮忙。
易遥实在是太悲惨了,真心错付之后去流产,刚流完产没几天就被唐小米领来的一个小太妹用脚狠狠的踹肚子,齐铭赶到女厕所的时候,满厕所都是吓人的血。
因为齐铭,易遥的生命被拉长了一点。易遥和顾森西。齐铭和顾森湘。一切看上去显得那么美好时,忽的一下又被疾驰的风暴吸走了所有的阳光。顾森湘的死让顾森西用最恶毒的语言咒骂被人陷害的易遥。
易遥刚被温暖点缀了一下的心顷刻又变的冰凉。最后想跟齐铭谈一谈,齐铭不信任、冰冷的语言最终让易遥走上了绝路。
齐铭也选择了自杀。误会需要生命来陪葬,这就是青春啊!一定要粉身碎骨,才显得荡气回肠,才会让活着的顾森西无比难忘。
这本书读起来太难过了,感觉很压抑,眼泪哗哗的往下淌。
悲伤逆流成河有感篇9
上个月,我看了这么一本书,或许是它的标题吸引着我,或是它的作者名声波及到我。是我就这么的读上了它,它就是《悲伤逆流成河》。书中讲述着一个包含着黑暗、繁复、沉重、压抑、细密、锐利这些名词的少年青春故事。和着书店中卖着的青春小说或许有些相同,都统概着如火的青春。
王子型的的男主角,灰姑娘般的女主角,青春小说中的典型故事主角。后来的.结局都是美满的幸福的在一起。但在《悲伤》中这却是另一种结局,父亲的离开妈妈的毒骂同学的每天的冷眼热嘲,使着女主易瑶戴上了“灰姑娘”的角色。然而女主的性格便变得坚强与世孤立而又敏感使着有着“王子”角色的齐铭要想着相信着自己可以将易瑶救出黑暗之中。但渐渐地事与愿违。毕竟这本书叫《悲伤》。对于王子型的名铭的一次次靠近,只让易瑶感到一丝温暖而又掉进更深的冷境中。或许真是生活中的各种荆刺塑造着一个坚强的女主角易瑶。虽在后尾而因他人不信任而瓦崩的坚强,选择一跳而结束自己的生命。
就这么几个如同我们和我们一样花样年华的他们却在这本《悲伤》中遭遇着不幸,接触着这世界的黑暗。都是我们不愿看的。和他们相比,我们是有那么的幸运,生活在这光明里。好好去珍惜生活中的一小细节快乐,温暖的感动,就这么一小细节,在这本书中易瑶身上应该是放大的。让我们在将遇见如同书中的黑暗时,可以回想,我们曾经拥有过啊,拥有过那快乐,幸福年华。
悲伤逆流成河有感篇10
悲伤逆流成河,等的悲伤。可怜、无助、无奈、恐惊……
毋庸置疑,这是一个杯具。发生在完美青春中的一个苍白得没半点彩色的杯具。
杯具的上演,并没有停止。不一样的环境,不一样的人物,同演一个剧情——杯具。
杯具是世人所不愿看到的,但它又是确确实实地潜藏在我们生活中,很多事情不是与常人的意识而转移。真实得比喜剧更能让人产生悲悯之心。然而,杯具并不是必须要用其悲伤欲绝的故事来打动你的心,获得你们的泪水,这不是根本的目的。
如果,为这个杯具流几滴泪的话,那只会增加这个杯具的悲伤,它的发生是必然的吗?它怎样会发生呢?怎样会酿生一个永恒的杯具呢?该去深思的是处在这场暴风雨边缘或是即将被卷进去的人,还有那些掌控这个方向盘的人,延伸一下思想,杯具不是注定了听。
《悲》中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有多远?双有多近?
几个年轻的,意气风发的中学生共处一台,演绛着青春,并不完美的青春,他们没有自由的选择,更没有选择自由的余地,说他们有思想,不如说思想是别人强加给他们的。
当悲伤逆流成河时,眼泪是滚滚而来的河水,它将无情摧毁一切人与人之间微妙的关系,淹没悲伤,流至大海。
当眼泪变成奔流到海,一去不返的河水时,那悲伤就是那条眼泪流过的沟壑;比海深一寸的沟壑。
悲伤逆流成河有感篇11
昨晚花了几个小时的时间一口气把《悲伤逆流成河》看完了,因为急着明白最后的结局一向看到凌晨三点多!看得我哭湿了几张纸巾,整本书都有着悲伤的基调,发现郭敬明很爱赚取我们的眼泪,从梦里花落到夏至未至再到此刻的悲伤,哪本不是看得我哭得淅沥哗啦,哎哟,本小妞还是比较喜欢童话,喜欢圆满的结局。
很喜欢也很心疼里面的女主角易遥,她很命苦但很坚强,不像一些肥皂剧里的苦命女被人欺负只会忍气吞声扮演善良的戏码,易遥有个性,她会对那些欺负她的人反击,我觉得这才是真实的并且完全能够理解的,但是齐铭却用“恶毒”来形容她。齐铭是易遥生命里的一线期望.在一条漫长的河流里只有齐铭这根水草在救助着易遥,以前易遥说什么他都相信,但是最后他对易遥以前那么肯定的信任竟消失不见,我本以为易遥是不会自杀的,因为她的生活已经够黑暗了她都没有想过自杀,但是最后还是出现了这样的结局,虽然不是我期望的但是也算情理中吧。
其次喜欢的是顾森西,我完全把期望寄托在他身上,我以为他和易遥最后会幸福地在一齐,以为即使没有了齐铭至少还有他在易遥身边,但是最让我失望的却是他。他说“我就是恨不得你代替她去死”他说恨不得易遥代替顾森湘去死,代替他姐姐去死。他以前不是也相信她的吗为什么最后这两个世界上唯一对易遥好的男人都不再信任她了呢我也不明白,连我都相信她,我看书的时候相信易遥不会做这种事的,但是我相信没用啊。
我最厌恶的不是唐小米,因为我觉得她完全是虚构的,我不相信有生活中真的有这么虚伪恶毒的女生,(可能本小妞天性善良吧,哈哈)所以对她没什么感觉啦,我也不厌恶齐铭,虽然他以前给了易遥期望最后又全都收回,虽然他把伸向易遥的手缩了回去,虽然他走近易遥最后却试者逃脱。但是,他算是真实,我觉得他是生活中会真实存在的人,他最后的自杀是因为易遥吗我觉得易遥一个人的分量肯定不足够,加上顾森湘还差不多。
此刻只剩下顾森湘和林华凤了,妈妈都是伟大的,我当然不厌恶林华凤,但是我厌恶她对爱的表达方式,我想,如果她对易遥温暖些的话,整个故事都要改写了,可能我对她的要求太高了吧,因为她也是个可怜的人,她每次对易遥说“你怎样不去死”其实都是在对自己说。
我厌恶顾森湘,她比故事里的任何人都幸福,她年轻漂亮纯洁聪明优秀,她爱人也被人爱着,她凭什么自杀,我不明白在她身上发生的那件让她觉得世界肮脏的事是什么,我觉得这件事再恶心再恶毒她还是比易遥幸福很多,她凭什么要自杀。真是气死!
小说里有很多细节布置地很好,比如易遥拿着拣到的五块钱去买羊肉串咬下的第一口却哭了,比如易遥发现齐铭手机里管顾森湘叫湘湘管自己却叫易遥,最后她发此刻林华凤的手机里自己是遥遥以及“遥遥的学费”。但是小说的结局让我很生气,世界上有那么多生命饱受着饥饿战乱疾病的折磨都坚持地活着没去寻死,这些年纪轻轻有着长远未来的人却自己结束生命,我很无语。
看完之后还是忍不住去想如果他们都没死会是什么样呢```
悲伤逆流成河有感篇12
干净的少年,孤独的女孩,沉默的等在放学她放学后,震动不已却无人接听的手机,匕首般的语言,薄如纸的世事人情,以及躺在...
干净的少年,孤独的女孩,沉默的等在放学她放学后,震动不已却无人接听的手机,匕首般的语言,薄如纸的世事人情,以及躺在血泊中目光失焦的她……
这部小说不知是写几个人的故事,也许是写那个可怜女孩易遥,还是写那个曾经肯为易遥做一切的齐铭,也许是渴望得到一切的唐小米,还是写那些含辛茹苦的父母,或许还是写那对十分要好的兄妹。
对于不同的人我有不同的观念,对于易遥,我十分同情这个可怜女孩,她就应该和齐铭在一起,而且也不需要在乎其他人的话,毕竟齐铭相信她。
对于齐铭,我认为你错了,你错的大错特错,你不该和顾森湘在一起,易遥那么爱你,真不知道你怎么想的,还有你最后为什么不听易遥的解释,虽不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但我想你应该相信她,不仅伤了你的心,还害死了两个那么爱你的女孩,易遥和顾森湘。
对于唐小米,我认为你很坏,易遥没做过对不起你的事,可你却时常刁难她,侮辱她。对于父母,我没什么可说了,只是林华凤刀子嘴豆腐心,可惜的是在她死后,易遥才发现她的温柔。对于顾森湘和顾森西,你们就不应出现,是你们破坏了齐铭易遥,不过没有你们,又怎么会有悲伤逆流成河呢?
悲伤的思绪化作汹涌的河水,它并不是自西向东流,而是以你的心为目的地,它会流经你的整个身体,你会是什么感觉?甚至已经超过了感觉的范围,它会一点点击破你全身各处,直至全身崩溃,这是你不会知道你当时在干什么,它会在你身体内潜伏,使你的心慢慢变凉变凉,直到停止跳动,它才肯死去
我曾可笑以为世界是美好的,但由于思考这项功能不断完善,才发现这个世界处处充满了悲伤,这部文章正是我们生活的写照
她以一个必输的方法,证明自己的无辜,而代价是生命,如果那个男孩能有再多一点点的信任,悲剧不会再次发生,悲伤的河流也会渐行渐远,来的将是个平和的生活,造成错误的原因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他的不信,使她感到绝望,从而放弃世界。
如同曾经他和她在同一个屋檐下,一起开心,一起欢笑,而如今它的到来,使他慢慢被离开的她抛弃在黑暗里,而在她们的欢笑里,他真的感受到了悲伤,被熟悉的世界一点点放弃
如果我将来没有得到上天的眷恋,而得到悲伤,我也会在那个世界放弃我的时候,慢慢松开了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