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斑羚飞渡有感
读后感的内容可以包括对作者的评价、对主题的理解以及阅读过程中的收获等。写读斑羚飞渡有感要注意什么?这里给大家提供读斑羚飞渡有感下载,供大家参考。
读斑羚飞渡有感篇1
第一次读到《斑羚飞渡》是在四年级的语文课本上,《斑羚飞渡》这个名字深深地吸引了我。阅读之前我的脑海里出现的是一只美丽的羚羊脚踏五彩祥云快乐地飞舞在彩虹之上。但读过之后,我却感到到这个故事一点都不让人快乐,心里堵堵的难受。
羚羊的后面是一群带着猎枪的猎人,前面是万丈深渊,怎们办?生死存亡之际,他们没有退缩,没有前进,也没有四下跑散!他们在一只头羊的指挥带领之下,自动分成两队——年老的一队,年轻的一队。年老的先跳,年轻的后跳,但年老的只有一跳,年轻的有两跳!老羚羊一跳的所有意义就是要成为小羚羊第二跳的踏板,跳的是死亡!小羚羊要踏着老羚羊的背完成第二跳,跳的是求生!结果没有一只老羚羊逃跑,也没有一只小羚羊退缩!
读过课文之后,我想知道斑羚到底是怎样的一种生物?想到如果是我,那我的表现又会是怎样?思考很久,我想我不可能是那只头羊,因为我没有那样的智慧,也许我会在猎枪下屈服求饶;我也不会是一只老羚羊,也许我会在悬崖边犹豫;我更不可能做一只小羚羊,因为我没有办法在面对老羚羊的牺牲时还那样勇敢!
读过课文之后,我在敬畏整个斑羚族群的同时,又在为自己可能什么也做不好而担忧。我想知道斑羚在遇到困难是如何的抗挣,面对绝境又是怎样的抉择,我想更深入的感受到这一切!所以我买了沈石溪的小说《斑羚飞渡》——小说写得比课文更丰满,更悲壮,也更打动人。年轻羚羊是那样的勇敢,他们知道自己的起点在哪里。所以他们不能慌张,他们几乎全部越过了悬崖。年老羚羊或许紧张,可能害怕,但他们知道自己的终点在哪里,所以他们把生的机会留给更有希望的族群,在悬崖上用死亡铺设了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桥”!那只“镰刀头羊”用自己的智慧挽救了“半个”族群,而那将是族群“满满”的希望!
读斑羚飞渡有感篇2
今年暑假我看了一本动物小说大王沈石溪的《斑羚飞渡》。这本书最精彩的部分就是斑羚飞渡山涧的这一段,既悲烈又使人感动。
故事讲述了一群斑羚被狩猎队伍赶到伤心崖上,这时它们面临着两个选择:一是往后退,直至被猎人打死;二是往前走,跳过6米宽的山涧。如果它们能跳到对面的山峰上去,当然就能绝路逢生转危为安,可怜的斑羚选择了后者。斑羚虽有食草动物中的跳跃冠军之称,但再健壮的公斑羚最多只能跳出5米的成绩。可是面对6米的山涧它们别无选择。在这里,斑羚选择了上演一场震撼人心的斑羚飞渡……当然,并不是每一只斑羚都能飞度山涧,它们当中有老有少。想要单独飞过山涧简直是异想天开。最后,随着镰刀头羊一声吼叫,整个斑羚群迅速分成两拨,老年斑羚为一拨,年轻斑羚为一拨。待斑羚分完队伍,突然,一老一少走到伤心崖,年轻的斑羚朝前飞奔起来,紧跟其后的老公羊也扬蹄快速助跑。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在年轻的斑羚从最高点往下降落的瞬间,老公羊凭着娴熟的跳跃技巧,让年轻的斑羚在自己宽阔结实的背上猛蹬了一下,帮助他们成功的飞跃到对面的山涧。紧接着,一对对斑羚凌空跃起,山涧上空中划出一道道令人眼花缭乱的弧线。因此,每一只年轻的斑羚的成功飞渡,都意味着必须牺牲一只老斑羚。到底是什么样的情感让老斑羚以牺牲为代价换来年轻斑羚的成功飞跃?
读完这一段我为之震撼,它们心甘情愿用生命为下一代开通一条生存的路。对人类而言,这将是一场辉煌的狩猎;对这群斑羚而言,这将是一场灭绝性的屠杀。最后一只镰刀头羊孤零零的站在山峰上,这是既没有年轻的斑羚需要他做空中垫脚石飞渡到对岸去,也没有谁来飞渡他,即使最后中了猎枪也仍然没有倒下去,依然迈着坚定的步伐向前走。
这群斑羚的精神让我想起了狼牙山五壮士,他们为了民族的解放事业,在弹尽粮绝,就要被敌人俘虏时,毅然跳崖,以身殉国。他们让我想到,作为一名少先队员如果在学习上遇到困难就退缩,以后怎么为祖国做贡献。这种不畏牺牲、勇于挑战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
读斑羚飞渡有感篇3
一本好书,会让你感动,会让你有空灵飘逸感,会让你百看不厌,会让你捧腹大笑阅读作为人类最好的学习方式之一,自有书籍文字伊始,人类就在阅读中传承着文化,开启心智。而一些经典名著的阅读,更是人类思想文明的精华,值得后人去研究,发现。
沈石溪写的小说大多以动物为主。书中描绘了动物合作时的场景与他们之间的感情,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一本:《斑羚飞渡》。相信大家一定看过一个叫<<斑羚飞渡>>这个著名的故事吧。
在这美丽的世界里,做为高级动物的我们--人类,也有自己的兴趣爱好,有的喜欢花草树木,有的喜欢新奇事物,有的'''不过,我切喜欢可爱的动物们!
在我看了这个故事后,我不尽为动物的惨剧感到同情,更为人类的所作所为感到气愤。在故事里,人类担任了一个不光彩的角色,他们是自然侵略者和掠夺者。要知道,动物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不应该对他们赶尽杀绝。从故事的角度看,斑羚比起人类更有高尚情操,她们可以不谓生死,一命换一命,为了年轻的一代,她们愿可牺牲。没有一只斑羚有自私自利的心态。如今的人类,只会为自己的利益拼搏,他们可以随意地从自然环境取资源,可以为了自己出卖他人。但他们切从没想过资源用完后,世界会怎样,陷害他人岂能面对自己的良心呢?看来,这一方面,做为高级动物的我们还比不上渺小的斑羚。
做为控制里极大的人类,我希望你们要爱护小动物,不仅仅是国家保护动物,对于小小的生命我们也都要善待。还有,为了动物有一个“舒适”的家,请人类别再无计划第砍树木了。
我知道,动物从前视我们为友,而我们切不领情。我们破坏了动物美好的“家”。使她们无家可归,慢慢的灭绝;我们残杀了动物的亲戚,使她们害怕我们。我们欠动物太多了,地球并不只属于人类。如果有《动物法律》的话,我想人类已经错犯了许多条。
愿全世界的动物们都能不受人类的干扰,幸福愉快的生长。
美妙的世界里,生存着五彩缤纷生物,不管他们是否心地善良,他们都是世界里的一份子。我们不能伤害他们。
读斑羚飞渡有感篇4
人类一直是自恃甚高,凌驾于万物之上,认为自己是等的动物,然而事实却不尽然。《斑羚飞渡》的中老斑羚为我们唱响了一曲生命的赞歌。
有幸拜读了沈石溪的《斑羚飞渡》,我羞愧,我愤慨。为什么呢?请你随我一起去见识一下我们人类:
“狩猎队的队长高兴得手舞足蹈:‘阿罗,我们要发财了!嘿,这个冬天就算其他猎物一只也打不着,光这群斑羚就够我们一年的酒钱啦!’每位猎人都红光满面,脸笑成了一朵花。”
以上文字你看清了人类的模样了吗?这足以暴露了我们人性中的贪婪、冷酷、凶残。
阅读《斑羚飞渡》带给我更多的是震撼与钦佩。你看:
“有七八只中年公斑羚跟着镰刀头羊,也自动从年轻斑羚那拨里走出来,归进老年斑羚的队伍。”
“没有拥挤,没有争夺,秩序井然,快速飞渡。我十分注意盯着那群要送死的老斑羚,心想,或许个别滑头的老斑羚会从注定死亡的那拨偷偷溜到新生的那拨去,但让我震惊的是,从头至尾没有一只老斑羚为自己调换位置。”
每一次年轻斑羚的成功飞渡都意味着有一只老年斑羚摔得粉身碎骨。老年斑羚为了下一代的生存,不惜付出生命的代价。
牺牲自我,把生的机会留给他人。扪心自问,有多少人能自觉自愿做出这样的选择?当然,在生活中也有许多人像老羚羊那样舍己为人。比如汶川地震中的谭千秋老师像大鸟一样护住了学生却牺牲了自己;一位母亲用自己的身体为自己的孩子撑住了一方生存的空间,自己却永远地离开了人世。
让我们向那些可敬的动物与可敬的人类致敬!同时,我想:如果人类不捕杀动物,而是和动物做好朋友,那么世界该多么美好!
读斑羚飞渡有感篇5
我看了沈石溪的《斑羚飞渡》,所以我就在此写一个读后感吧。
《斑羚飞渡》让我久久难忘的就是一篇叫红奶羊的文章。
红奶羊说的是一只红奶羊和两只狼的故事,一只叫黑宝的公狼非常小心的把自己隐藏起来,等待着红崖羊群到来。不一会儿,红崖羊群就走了过来,它更加小心的隐藏起来,还好,在最前面的哨羊没有发现一点儿破绽,毫无顾虑的走了过去。羊群中,有一只老羊在它藏身的地方撒了一泡尿,黑宝没去抓它;一只小羊去抓一只金凤蝶的时候还轻轻,挠了一下它的背,这时,它只需轻轻一钩,就可以吃到可口的羊肉了,可它还是没有。直到一只,丰满的母羊出现在它的面前。它锁定目标,朝羊群冲了过去。羊群立即乱成一盘散沙,全部都只顾自己逃命,谁都不管。黑宝没有把它吃掉,而是把它带到了自己住的石洞里。因为它的妻子生下了两只小狼崽后就死了,它试着让两只小狼崽吃肉,可刚刚出生的小狼崽是不能吃肉的。所以,它找来了一只母羊来喂它。
黑宝抓来的这只母羊叫茜露儿,它肥硕年轻,金红的毛色在阳光下熠熠闪亮。脸额间有块光洁的白斑,显得温柔又妩媚,臀部浑圆,腹间吊着四只饱满得像熟透了的柚子的,,露出非凡的母性的丰韵。茜露儿前不久分娩了,可生下来的却是死胎。这让它非常伤心。它一整天都在痛苦中度过,它毕竟是第一次分娩,没有一点分娩的经验。茜露儿本想在那棵枯死的树干上擦掉一点乳汁,结果却当了小狼崽的“奶妈”,还被黑宝,不,是公狼咬伤了一条后腿,跑不快了。
茜露儿因为被咬伤了一条腿,就只好乖乖的听黑宝的话,在石洞里喂养小狼崽黑球。黑宝对茜露儿看的特别严是因为怕它跑出去,只要它稍微动一下喂奶的位置,黑宝就会呲牙咧嘴的发出愤怒的警告:你要敢动一动,我跟你没完!茜露儿只好一动不动,任凭小狼崽黑球咬着它的乳头,黑球的牙已经长齐了,每次吃奶的时候都会把奶水和血丝一起喝下去,茜露儿痛的恨不得一脚把它踢出八丈远,可是黑宝在眼前,它也得忍着啊!一次,机会来了,猎人发现了它们的洞穴,黑宝冲出去把他引开了,自己却牺牲在了猎人的枪口下,茜露儿丢下黑球,又回到了羊群。一次,它们被狼夹击了,茜露儿把它的儿子一起带进了一个只能通过一只羊的一个洞口,它本想让它的儿子不由自主的冲到前面,可现实的确是无情的,儿子挤歪了它!儿子头也不回的逃跑了,结果才知道,夹击它们的是黑球和它的妻子。“呦——咩——”似狼非狼的叫声!这叫声勾起了茜露儿的回忆——黑球。有一次,它受到了豺的攻击,黑球没有退缩,肩膀上留下了一块半月形的伤疤,最后是那只豺一脚踩空然后掉下悬崖的。茜露儿向它的肩膀望去,果真有一个半月形的伤疤;茜露儿又闻了闻它,还能闻着一股淡淡的羊奶味儿。这时,黑球的妻子“呦——呦”的嚎叫了起来,黑球在它的妻子耳边嘀咕着什么,它妻子表情迅速变化,惊奇、困惑、沮丧、愤怒。“呦——”它威严的叫了一声,告诉黑球,它是只狼!地地道道的狼!黑球固执的挡在它面前,它在黑球的腿上咬了一口,可它终究是心痛自己的丈夫,咬了一口便不再咬了,转过身,走了。茜露儿没有再回到羊群,而是爬上了山顶,它要去寻找那个长着熊的爪,虎的牙,豹的胆,马的蹄,羊的头、心的那个神羊。
读斑羚飞渡有感篇6
“狩猎队在猎狗的帮助下,把七八十只斑羚逼到伤心崖上,悬崖距对面的山峰约6米,也就是说,一只只能跳5米左右的斑羚不可能跃过山涧逃生。斑羚显然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惊慌失措,纷纷把目光投向了领头的公斑羚。领头斑羚”咩——咩“叫了几声,羊群迅速分成两队,一队年老,一队年少。只见从队中分别走出两只斑羚,一老一少,少斑羚跑到悬崖边,纵身一跃,朝山涧对面跳去,老斑羚紧跟在少斑羚后面,头一钩,也从悬崖上窜跃出去。这一老一少跳跃的时间稍分先后,跳跃的幅度也略有差异,少斑羚的稍高些,老斑羚的稍偏低些,等于一前一后,一高一低。老斑铃凭着娴熟的跳跃技巧,在少斑铃从最高点往下降落的瞬间,身体出现在少斑羚的蹄下,而少斑羚在老斑羚的背上猛地一蹬,跳到了对面山崖上。紧接着,一队队斑羚凌空跃起,每一只年轻斑羚的成功飞渡,都意味着一只老年斑羚摔得粉身碎骨,但没有拥挤,没有争夺。”这就是《斑羚飞渡》的故事。
喜欢看沈石溪动物小说的人肯定很熟悉上面所描绘的情景。不错,这正是沈石溪的名作《斑羚飞渡》中的情景。我在电脑前打下这些字的时候,心情是那样的沉重却又激动。为人类对动物的侵害感到羞愧,又为老斑羚的奉献和牺牲精神激动不已。
况且不说人类对斑羚的逼杀。我没有想到:在面临种群灭绝的关键时刻,斑羚竟然能想出牺牲一半,挽救一半的方法来赢得种群生存机会;我更没有想到老斑羚们会那么从容地走向死亡。它们心甘情愿用生命为下一代开通一条生存的道路,从而铸就生命的辉煌。
这就是生命,如此伟大,如此多娇。在战士心中,她是视死如归的精神;在父母心中,她是心头的一块肉;在统治者眼中,她是万人之上的王者气度;而在侵略者认为,生命只是可以随意践踏的蚂蚁,哦,蚂蚁,蚂蚁也懂得生命的伟大,当遇到洪水爆发的危险时刻,它们会滚成一团,在水上漂浮,寻找登陆,外面的蚂蚁被淹死了,却护着里面的不受伤害。当发生火灾时,蚂蚁也会迅速滚成团,滚离火灾点,外面的蚂蚁被烧死了,却为里面的蚂蚁铺就了生之道路……
人遇到这种情况,又会如何呢?唐山大地震时,曾有两人被困在横梁下面,一面一旦救出,另一面的人必被掩埋,两人推来推去,最后眼眶都湿润了,这种人就是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把死留给自己。
生命像一出戏,不论长短,只求演绎得精彩。
读斑羚飞渡有感篇7
一只皮毛深棕色的斑羚,两根角又长又直,闪烁着翡翠一般的光泽。一双大眼睛清澈明亮,斜嵌在脸上,炯炯有神。打开《斑羚飞渡》,一缕淡淡的书香缓缓传来。
故事讲述了猎人们追赶一群斑羚到悬崖边,下面是条大河,斑羚们根本跳不到对面去,呆在原地,它们只有死路一条。当猎人们赶到,难以置信的一幕出现了:斑羚群迅速地按老少分成了两队,一个老的带着一个小的,双双跳起,没有犹疑,没有胆怯。到了悬崖的中间,它们开始呈下坠之势时,小班羚突然往老斑羚身上一蹬,借力跃到对岸,老斑羚则掉入了河中。它们就这样,在腾空而起之后完成了一次生命的交接。老斑羚全部落入了河中,小班羚则全部获得新生。
这本书让我看得心都微微颤栗起来,老斑羚太伟大了!
生死关头,所有的老斑羚都毫不犹豫地献出生命,为小班羚作人肉跳板,给它们劈开一条求生之路。从最初的遇险,到最后的抉择,所有的斑羚都那么淡定、自然。没有一只老斑羚逃脱,没有一只老斑羚站错队,甚至老的少,小的多时,青壮年的斑羚自发地站到老的队伍中。
它们做好了赴死的准备,用血肉之躯架起了一座桥梁,这座桥没有桥墩,没有扶栏,它像彩虹一样悬挂空中,那么短暂却炫烂无比。
猎人们看到班羚们举动后都大吃一惊,他们在震撼之余也自愧不如。危难时刻老斑羚们置生死于度外,让小斑羚们向死而生,这是怎样的一种魄力怎样的一种情怀?
这份情怀,是老斑羚们迅速下坠的身影,是小班羚们飞跃悬崖的身影。
我在想,老斑羚的临危不乱,从容赴死,来自于它们从小生存教育就是如此。小斑羚的今天也曾是它们的过去。一代代传承下来,斑羚们在遇到危险时,它们的自然反应就是把生的机会留给孩子们,自己来架起那座生的桥梁。没有害怕,只有担当和责任。
老斑羚们不在了,但这种舍生忘死精神,将会在一代代的班羚们中传下去。
不知不觉,我眼前浮现出许多医务人员的身影,疫情中,是他们奋不顾身,坚守在抗疫的最前沿,为我们托起了生的希望。他们有的已是耄耋之年,有的正风华正茂,生命一样可贵,但他们挺身而出拦住病毒,把我们挡在了身后。李文亮、彭银华、夏思思等人永远倒在了武汉这块热土,他们如同这老斑羚,用生命为我们搭起了一座生命之桥。
老斑羚的故事让我知道,要学会担当、学会责任,我们每个人都有使命把这个精神继承下去并传递给后来者。
读斑羚飞渡有感篇8
暑假里,老师给我们推荐了《共赏文明之美》书单,里面有很多精彩优秀的书籍。一个暑假,我看完了书单里大部分的书,最后,我最喜欢的就是《斑羚飞渡》。
这本书主要写了一支狩猎队在伤心崖意外发现了一大群斑羚。虽然斑羚都长着尖利短小如匕首的羊角,但猎人们显然都知道它们的脾气都很温驯,没有攻击性,而且,它们的肉和皮毛价值很高,因此,它们一直是猎人们最喜欢的猎物。狩猎队里每个人都高兴得手舞足蹈,红光满面,脸也笑成了一朵花。
对于伤心崖上的斑羚来说,似乎命运已经注定。往后退,是凶狠的猎狗和贪婪的猎人,往前走,是无法逾越的鸿沟,崖顶距离对面山峰的巨石足有6米距离,它们走投无路了。但是,猎人们也不敢贸然开枪,怕惊吓到斑羚,怕它们会从崖顶上跳下去自杀。
就在双方僵持的时候,天空突然出现一道彩虹,仿佛连起来伤心崖和对面的山峰。镰刀头羊似乎领悟了老天爷给的启示,将羊群分为两拨,老的一拨年轻的一拨,但两边数量不对等,镰刀头羊就自己带领着七八头中年公羊归进年老的羊群中。两拨羊群各走出了一只羊,来到山顶,几乎同时跃向对面山峰。就在小羊要坠落时,奇迹出现了,老羊凭借着经验,及时跃到了小羊的身下,成为小羊空中借力的跳板,小羊成功地跃向了对面,老羊却坠向深渊。故事的结尾,一半的年轻的斑羚跃过了山涧,年老的斑羚一次次为下一代的延续粉身碎骨,只剩最后的镰刀头羊在猎人的枪声里消失在一片灿烂中。
这个故事深深地打动了我,无私的爱既存在人类中,也存在动物中,就像犀牛遇到危险会把小犀牛围在中央,大企鹅把仅有的食物喂给自己的孩子,还有这些斑羚……我们的父母,也是这样把无私的爱奉献给了我们,看看他们平时,把最好吃的留给我们,把最好玩的买给我们,用最宝贵的时间陪伴我们,在他们眼中,我们的幸福快乐一定是最最重要的事情,这样想着,我越加感恩爸爸和妈妈了!
读斑羚飞渡有感篇9
大家一定都知道著名的动物小说大王沈石溪吧!我非常喜欢看他的动物小说,里面的动物故事个个精彩。今天,我读了他的小说《斑羚飞渡》,里面的斑羚飞渡这个故事更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斑羚飞渡悬崖的一幕幕仿佛就在眼前。
这个故事讲的是七十多只斑羚被猎手逼上了悬崖,它们要想逃出去只能跳到对面,可是距离有6米,而年轻体壮的斑羚最多也只能跳出5米远,更别说老羊、幼羊和母羊了。
在这危难时刻,为首的头羊想出了一个美中不足的办法,就是把斑羚分成两组,先让一只老斑羚往对面跳去,另一只年轻斑羚跟着跳出,踩着那只老斑羚跳到了对面,而老斑羚却掉入悬崖。就这样,一个接一个,它们配合得非常好,差不多一半的斑羚都过去了,只有一只母斑羚和幼斑羚因为没有配合好双双掉下了悬崖。最后只剩下头羊,它无论怎样也是不能跳过去了,但它并没有感到遗憾,而是毅然跟随老斑羚跳下了悬崖。
读了这个故事,我被斑羚为同类牺牲的精神深深感动,特别是头羊,它是一个非常优秀的领导着,它的聪明才智非常令人佩服。它也是一个值得大家敬重的首领,它没有让别的斑羚当自己的垫脚石,明知到死路一条,还是让大家都先过去,自己留在了最后边。它是多么勇敢啊!头羊的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令我震惊,它也让我感到惭愧,我平时总是以自己为中心,从来不为他人着想。以后,我一定向头羊学习,多为别人着想。
斑羚们为什么能战胜困难从绝路中逃生呢?我觉得除了靠它们的聪明才智,最主要的还是因为它们非常团结。它们在危难时,想到的不是自己,而是整个家族的未来,与其都坐以待毙,还不如牺牲自己救出别人。这让我想到了团结起来力量大,如果我们班68个同学都能为班集体着想,团结起来,一定能战胜任何困难。
读斑羚飞渡有感篇10
《斑羚飞渡》这本书是“动物小说大王”沈石溪的作品,其中的故事写的非常感人,有几次读着读着我被感动得流下了眼泪。特别是《斑羚飞渡》这个故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讲的是一群斑羚被狩猎队逼到了一个叫“伤心崖”的悬崖边,前面是万丈深渊,距离对岸大约有六米左右,而壮的斑羚也只能跳到五米左右,斑羚们因进退两难而焦燥不安。这时天边出现了一道美丽的彩虹,启发了“镰刀”头羊,他沉思了一会儿,命令斑羚们站成两队,一队是年轻斑羚,一队是老斑羚。斑羚们一对一对的走到悬崖边,年轻的斑羚稍早一点儿起跳,当年轻的斑羚跳到处将要往下坠落的时候,老斑羚刚好跳到年轻斑羚的脚下,年轻的斑羚象踩跳板一样踩一下老羚的背,再次起跳,轻松的跳到了对面的悬崖上,而老斑羚则掉下了万丈深渊,但是斑羚们没有一个退缩的,大部分的年轻斑羚们都成功的跳到了对岸,获得了新生。猎人们被斑羚这种奇妙的办法惊呆了,当他们如梦初醒的时候,只剩下了“镰刀”头羊,队长大呼:“快开枪,快开枪!”“镰刀”头羊在跳到空中的时候被击中了,消失在一片灿烂中。
还没看完这个故事,泪水已经模糊了我的眼睛,我被斑羚们能想出这样机智的办法和斑羚们不惜牺牲自己拯救同伴的牺牲精神深深的打动了。
在这里我想对猎人们说,请不要滥杀这些聪明、可怜的动物,他们和人类一样,也需要和谐的家园,况且,动物是人类的朋友,人类和动物之间应该和平相处。如果人类不能克制自己的贪婪,滥杀动物,破坏环境,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这让我想起了爸爸给我讲的一个事情,今年的雪是几十年来下的最晚的一次,并且还很小,我想,也许这就是大自然给人类的一个小小的处罚吧?
让我们一起爱护动物,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吧!
读斑羚飞渡有感篇11
对于斑羚的认识,我只停留在书本上。它们可是草食类动物中的跳远冠军,最远的可跳五米呢!然而,此时此刻,一群斑羚受到了考验——要么就被猎人杀死,要么就要跳过六米宽的山涧。在这进退维谷的境地中,可怜的斑羚选择了后者,选择了上演一幕震撼人心的斑羚飞渡……
当然,并不是每只斑羚都能飞渡山涧,它们当中有老有少,要单独跳过去简直是天方夜谈谭。最后,它们的首领镰刀头羊怒吼了一声,斑羚群应声分成老年斑羚和年轻斑羚两拨。原来,年轻斑羚要比老年斑羚略为早地起跳,当跃到半空中时,年轻斑羚在老年斑羚的背上猛蹬了一下,身体奇迹般地再度升高,用这来跨越剩下的路程。因此,“每一只年轻斑羚的成功飞渡,都意味着有一只老年斑羚摔得粉身碎骨。”到底是什么力量在支持着这些老年斑羚,使它们能够这样从容地面对死亡?是一种为了种族的延续而甘愿牺牲自己的伟大精神!是一种用生命为下一代搭起一条生存的道路的精神!一种我认为只有人类才有的精神活生生地体现在斑羚的身上。“没有拥挤,没有争夺。秩序井然,快速飞渡,”没有一只老年斑羚从注定死亡的那拨偷偷溜到新生的那拨去,它们的心里很坦然,很踏实,为了下一代,他们有了莫名的勇气,可以无悔地牺牲自己,完成这一幕悲壮的斑羚飞渡。
伤心崖上,只剩下那只临危不乱的领导者和一道见证过死亡的彩虹。“镰刀头羊孤零零地站在山峰上,”静静地,一切都变得平静了。它坚定地眺望远方,它在想什么?可能,它在想,要么就跳下去,要么就退回去,做人类的奴隶,做人类的食物。它可能也在想,如果退回去的话,可能还有一线生机——就是为人类做牛做马,做一辈子!但这只有一半的机会。然而,“只见它迈着坚定的步伐,走向那道绚丽的彩虹。”没错,它决定了。为了自己的尊严,它决定了;为了种族的尊严,它决定了。它不要做人类的奴隶,做人类的囚徒!
它走了上去,消失在一片灿烂中。”
那道彩虹依旧。不同的是,它再一次见证了一只斑羚的死亡……
这群可怜的斑羚在绝境中竟然能想出牺牲一半挽救另一半的办法来赢得种群生存的机会。这难道是“天意弄人”吗?不是。罪魁祸首是那支可耻的狩猎队,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对待一群无助的斑羚?难道他们连一点人类的同情心都没有吗?没有!一点也没有!他们都是为了一己私利。其实他们大可静静地撤退,就不会酿成这一幕悲壮的斑羚飞渡,但是他们有吗?没有!请静心想一想,除了猎人,还有其他什么是幕后真凶吗?不是什么,就是我们人类!难道人类就不能与动物友好相处吗?难道真的非要杀这些动物不可?都是自私!都是这可耻的自私蒙蔽了人类的思想,冲昏了人类的头脑,埋没了人类的良心!人类,你们可曾听到风声之中隐藏着的哭声吗?
闭上眼,那一幕情景,依旧栩栩如生……
读斑羚飞渡有感篇12
这个暑假,我读了很多书。其中,使我感触最深的就是动物小说大王——沈石溪写的斑羚飞渡中的“老鹿王哈克。这节内容主要写了老鹿王哈克为了族群不再被凶恶的狼残害,宁愿放弃王位而成为族群的笑柄,而最终和狼同归于尽的故事。
当读到老鹿王哈克被杰米嘲笑,而哈克一次又一次地想放弃与老狼拼死一搏的这个念头,却一次又一次下定决心忍受侮辱时,我想到了我的爸爸。爸爸原来只是公司里的一位普通员工,他也常常受到别人的轻视,但是爸爸为了家庭,努力工作,现在事业已经小有所成。这其中,不知付出了多少汗水和辛劳。在学习上,我也遇到过困难。我一直想当队干部,一年级没当上,沮丧极了。在沮丧的同时,当然还有很多嘲笑。我看到同学们在听队干部的安排,向队干部们学习时,十分羡慕。这激励了我奋发向上的决心。经过一年的努力,在二年级,我终于当上了队干部。
老狼在搏斗过程中,失血过多,但是在它只剩下最后一滴血的时候,仍然坚持爬了起来,咬破了哈克的喉管。它们的身体在慢慢冷却,哈克就这样和狼同归于尽了。
哈克为了自己的族群,勇于献身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对我们小学生来说,我认为在生活上,也要懂得奉献。奉献不仅仅指牺牲自己,更重要的是在平时体现。比如:在学校做一个好学生,在家里做一个孝顺的子女,在社会上做一个有爱心的孩子等等,也叫奉献。
让我们像老鹿王哈克一样,学会无私,学会奉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