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友网 > 读后感 >

读论语有感200字

时间: 新华 读后感

写读后感可以锻炼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这是对作品的深入分析和思考所带来的益处。这里分享一些读论语有感200字下载,供大家写读论语有感200字参考。

读论语有感200字篇1

妈妈给我买了一本书《论语》作为我近期表现好的一个奖励,这是由云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儿童必读经典读物。

我很喜欢这本书,因为书中既有古文,又有解释,交给我们很多做人道理,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温故而知新,三思而后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等等。还经过一些小故事加深我们对资料的理解,如:“三余”时间、留取丹心照汗青、割席分坐、孔子诲人不倦、君子之交等。

我要好好理解这本书,争取以圣人君子为榜样、以小人为戒,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读论语有感200字篇2

论语中,孔子的许多至理名言值得我们学习,如: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

过则勿惮改等。这些都是对我们有用的话。

我们要学习孔子热爱学习的精神,争取也当一个谦谦君子。

读论语有感200字篇3

《论语》主要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本书,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辑而成,内容以伦理教育为主,包括历史,哲学,政治,经济,艺术等方面,有许多富有启发性的至理名言是我国古代名言之一,全书语言精练,意义深刻,有许多言论被人视为至理名言。

如: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起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改之,这句话的意思是三个人一起走,除了我之外的两个人一定都有值得我学习的地方。我选他们的优点来学习,如果有缺点的话,把它当成一面镜子,看我有没有这样的情况,许果有的话就立刻改正。

《论语》是孔子智慧的精华,书中讲到的做人的道理,值得我们一生去慢慢体会。

读论语有感200字篇4

前几天,我们读了《论语》这本书,使我感受很深。

这本书一共写了三十个小故事,其中让我感受最深的就是《卧冰求鲤》。王祥让我大为感动。虽然是继母,但仍然用自己的生命来感动她,用像生母一样的爱去爱她。有一首诗写得好:

继母人间有,王祥天下无。至今河水上,留得卧冰模!

读论语有感200字篇5

论语这本书,是由孔子的弟子所写,里面写的是孔子的话。

孔子有非常多弟子,七十二位弟子精通六艺,他们被称为七十二贤。在古代,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因才施教”,以及“仁”。能够实现恭敬、宽容、信用、勤敏、慈惠,加上克服自己、合乎礼节,这时,恭喜你,你已经成为“仁”了。

我认为孔子对国家有巨大的贡献,是一位伟大的人。

读论语有感200字篇6

我们做人的最高境界,它不是像古时那种极端的选择,而是日常生活里的一种为人方法,它让我们改变生命状态,以欢乐的信念去面对世界,去建立与他人,与社会的和谐关系,是一种生命的态度。

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当我们真正愿意去拥有这颗心的时候,仁爱就来到了我们的生命里,我们与世界将会变得美好!

读论语有感200字篇7

孔子所宣扬的仁具有泛爱的特点,是对春秋时代人的价值发现的肯定。

比如马厩失火,孔子退朝回来,曰:“‘伤人乎?’不问马。但是孔子的仁爱的博爱、墨家的兼爱又有区别,不是不分亲疏远近、一律平等的爱,而是有等差的爱,要遵循亲亲、尊尊的原则。亲亲、尊尊是西周宗法社会的原则,其本质就是礼。

礼是血缘法则、道德法则和阶级法则的综合体。人的行为不仅要遵守仁,也要符合礼。

读论语有感200字篇8

我今天读了《论语》中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三个人在一起,其中必有某人在某方面是值得我学习的,那他就可当我的老师。

我选取他的优点来学习,对他的缺点和不足,我会引以为戒,有则改之。

读论语有感200字篇9

五年级这一年,白老师让我们背诵了《论语》这本世界的瑰宝,里面有许多条,值得我们小学生学的。

在这里我懂得了要尊敬长辈,爱护同学,还有老师,因为这里面孔子写的特别好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还有,“巧言令色,鲜亦仁。”等。

总之这本论语我一定要坚持背下来,那样做什么事就不会小鸡肚肠、埋怨别人了。

读论语有感200字篇10

"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这句话的意思是:三年都不改变父亲教给我们的行为作风,就可以说是尽了他的孝道了。

我觉得这句话的确没错,这不正是我们为人处事的道理吗?

人做事就是要讲信用,要尽到本能的孝道,才能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才。

读论语有感200字篇11

这天老师教我们论语十则,我没一边读老师又让有的同学说意思,尤其是读到这一句让我深受感悟。

读到温故而知新,能够为师矣。意思:温习学过的知识,能够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凭借这一点就能够当别人的老师了。我感受到:只要学习学过的知识你就比别人学的多了,做别的事也要这样做,你就懂这方面的知识了,就比别人学的多了。

读论语有感200字篇12

你们知道《论语》吗?

让我来告诉你们吧:子曰:“学而实习之,不亦说乎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子乎?”

这句话告诉我们孔子说:“学了处做人的道理,并在适当的时候,并在适当的时候印证练习,不也觉得高兴吗?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相聚,不也感到快乐吗?别人不了解你,而你并不生气,不也是君子的风度吗?”

读论语有感200字篇13

读完这个故事,使我深受启发,使我想起了我亲身的一个故事。

有一天,我写完作业,去玩,不料刚出家门,就听到妈妈喊我:“柯润,再去看看乘法口诀吧,熟悉熟悉可能有新的认识。”

我极不情愿的去背了。没想到,第二天老师教乘法加或减,我一看到这个,不由自主想起了乘法口诀,立马解决了。

读论语有感200字篇14

孔子提倡仁爱,但他并不认为应当以丧失原则的仁爱之心去宽宥所有人的过失。《论语》告诉我们,要本着平等和理性的态度去尊重每一个人,且彼此之间要留有一点分寸,有一点余地。常言道:世界是个大家庭。既然是在“家”里,就不免人各有志,人各有禀性,正如有爱螃蟹,有人爱鲈鱼,不过都是求真的一种心境。只要不越于原则,还有什么不可以真心待人,真诚说话,真情做人的道理呢!

品味人生,修身养性,其目的正是要在愉快地生活中做好这一次穿越。淡泊的襟怀,旷达的心胸,超逸的性情和闲适的心态去生活,将自己的情感和生命融入自然状态,这样才无愧与天地,也才能如孔夫子教导我们快乐地生活的秘诀那样,去找到你内心的安宁。

读论语有感200字篇15

首先,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语言使用的恰当与否,会直接导致文学作品的成败。

其次,说到塑造人物形象,《论语》虽不是小说和传记,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主,然而其记生活小片段,从侧面描写人物的手法,对后世却影响甚远。

最后,《论语》限于其采用的文体结构,叙事方面较别的文体稍逊一筹。以上几处,足可见《论语》叙事的&39;精彩和洗练。

读论语有感200字篇16

再看一看曾经作为批判孔子的理由的一段话: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耶?”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如果不看前后文,孤立地看“无违”二字,很容易将孔子对孝的解释误解为盲从。其实,略微注意一下后文很容易发现,这里的“无违”讲的是“无违礼”。即“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说到这里,应该把“联系整体,联系生活地把握”这个原则说得比较清楚了。下面该回到前面没说完的话题上去。前面讲到《论语》有注意把握矛盾平衡点的特点。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应该再举几个例子说明一下。

读论语有感200字篇17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主要弟子言行的一本书,共二十篇。

它是一部优秀的语录体散文集,记录了一条条充满智慧、发人深省的语录。《论语》集中体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思想内涵:首先是儒家的核心思想“仁”;其次是人格的塑造即自我修养;再次是学习;最后是先进的教育理念。《论语》中的思想博大精深,处处闪耀着智慧的光芒。

它用简洁的语言将深刻的人生哲理娓娓道来,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些朗朗上口的至理名言吧!

读论语有感200字篇18

孔子的学习观,我十分欣赏。他提倡学习不仅限于书本,更重要的是学习做人和做事,强调在实践中学习。

这与当今社会对孩子们的要求是很一致的。

如今的孩子,不仅要学会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学习,注重能力和人际交往的培养。

而这些,孔子在许多许多年前就用一句句精辟的经典格言告诉了我们应该怎样去做。

读论语有感200字篇19

《论语》中让我感触最深的一句话是: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孔子对流水的感叹,融进了他对时光飞逝,人生苦短的感叹。

用逝水象征时光的流逝一种促人及时行动的紧迫感,一种生命价值只有在奋斗中才会实现的历史责任感,都在一声叹息中流露出来,带给人无尽的思考。

时间是世界上最快而又最慢、最长而又最短、最平凡而又最珍贵、最易被忽视而又最令人后悔的东西。

一步步、一程程,已经走了多远,永不停留,走过秒、分、时、日,又积成日、月、年代。

高尔基说过:时间是最公平合理的,他从不多给谁一分。

勤劳者能叫时间留下串串果实,懒惰者的时间留给他们一头白发,两手空空。

我们不能让时间停留,但可以每时每刻做些有意义的事。

读论语有感200字篇20

《论语》中有许多深奥的古代语言等待着我们自己去探索、解说。

如孔子说的“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是让我们不要去害怕别人不了解自己,需要担忧的是自己不了解他人。

而它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告诉我们,几个人之中一定有一个人比我做得好。祖先给我们留下了这么多的宝贵的知识,我们一定要认真研读。

50068